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道開頭的成語有什麽?

道開頭的成語有什麽?

道聽途說、道貌岸然、道路以目、道骨仙風、道在屎溺、道德文章、道不拾遺、道旁苦李、道義之交、道邊苦李、道遠知驥、道山學海、道不相謀、道殣相望、道學先生、道貌儼然、道遠日暮、道大莫容、道盡途窮、道同契合、道同義合、道同誌合、道高德重等。

壹、道聽途說

釋義: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譯文:在路上聽到傳聞不加考證而隨意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二、道路以目

釋義: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對殘暴統治的憎恨和恐懼。

出處:春秋時期·左丘明《國語·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譯文:周厲王暴虐,國都裏的人公開指責厲王。召穆公報告說:“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厲王發怒,尋得衛國的巫者,派他監視公開指責自己的人。巫者將這些人報告厲王,就殺掉他們。國都裏的人都不敢說話,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壹望而已。

三、道不拾遺

釋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戰國·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下》:“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

譯文:孔子(字仲尼)在魯國當政,魯人在路上看到丟失的東西都不會去撿,齊景公對這種情況感到憂慮。

四、道旁苦李

釋義:比喻不被重視的人。

出處:唐·房玄齡等著《晉書·王戎傳》:“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

譯文:這樹長在路邊上,還有這麽多李子,這壹定是苦李子。

五、道遠知驥

釋義: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比喻經過長久的鍛煉,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出處:三國·魏·曹操《矯誌》:“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譯文: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