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九:表示次數或多數。形容多次經歷生死危險而幸存。比喻情況極其危險。
[語出] 戰國·楚·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唐·劉良註:“雖九死無壹生;未足悔恨。”
[正音] 壹;不能讀作“yì”。
[近義] 死裏逃生
[反義] 安如磐石 安如泰山
[用法] 常用來表示人的經歷;有時可用來表示決心或用來預料特別少能幸存的。多用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絕處逢生”、“死裏逃生”;都包含“在非常險惡的情況下找到生路”的意思;但“絕處逢生”指在毫無出路的情況下找到生路;包括幸免於死;語義範圍較小。~表示多次免遭死難;語義範圍最小。這兩個成語多見於書面語。而“死裏逃生”常用於口語。
[例句] 為向朝廷交納毒蛇以抵其賦稅;蔣氏~;冒險捕蛇。
[英譯] a slim chance of surv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