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聚沙成塔
解釋:聚細沙成寶塔。原指兒童堆塔遊戲。後比喻積少成多。
出自:古印度 釋迦穆尼《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
即是是玩耍,也可以玩出個樣來;想做成任何事,都需要壹點壹滴地積累。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指積少成多
近義詞萬眾壹心、眾擎易舉、眾誌成城、積銖累寸、寸積銖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
反義詞獨樹不成林、坐吃山崩、坐吃山空、狗熊掰棒子、杯水車薪
二、集腋成裘
解釋:腋:腋下,指狐貍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貍腋下的皮雖很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壹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出自:趙 慎到《慎子·知忠》:“狐白之裘,蓋非壹狐之皮也。”
狐貍腋下的皮雖很少,但聚集起來就能制壹件皮袍。
示例:如今弄多少是多少,也只好是集腋成裘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語法: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比喻積少成多
近義詞萬眾壹心、銖積寸累、眾擎易舉、眾誌成城、積土成山、聚沙成塔、寸積銖累、眾毛攢裘、集腋為裘、積少成多
反義詞坐吃山崩、坐吃山空、杯水車薪
三、眾誌成城
解釋:萬眾壹心,象堅固的城墻壹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壹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自:春秋 左丘明《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萬眾壹心,如堅固城堡,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萬眾壹心、眾喣漂山、眾擎易舉、戮力同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積少成多
反義詞獸聚鳥散、四分五裂、孤掌難鳴、壹盤散沙、同床異夢、壹木難支
四、積少成多
解釋:壹點壹滴地積累起來,就會由少變成多。
出自:其實壹個人做壹把刀、壹個勺子是有限得很,然而積少成多,這筆賬就難算了,何況更是歷年如此呢。 ——晚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九回
語法:多用於事物的逐漸聚積。壹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近義詞日積月累、積水成淵、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滴水成河、眾誌成城
反義詞杯水車薪、坐吃山空
五、眾擎易舉
解釋:擎:往上托。許多人壹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
出自: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眾擎易舉,已有個成數了,不日便可奉請開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
語法:緊縮式;作定語、分句;形容大家齊心協力
近義詞萬眾壹心、眾誌成城、人多勢眾、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反義詞孤掌難鳴、獨力難支、寡不敵眾、獨力難持、壹木難支、獨木難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