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來源於歷史故事的四字詞語

來源於歷史故事的四字詞語

來源於歷史故事的四字詞語:完璧歸趙、毛遂自薦、負荊請罪、 紙上談兵、 指鹿為馬、窮圖匕見、懸梁刺股、四面楚歌、刮目相看、初出茅廬、樂不思蜀、洛陽紙貴、草木皆兵等

1、 鷸蚌相爭。

解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自: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譯文:波翻血海全球憐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大的秦國?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2、指鹿為馬。

解釋: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司馬遷·漢《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譯文:趙高想作亂,怕群臣不聽,於是先進行試驗,拿只鹿獻給秦二世,說:馬啊。二世笑著說:妳錯了吧?對鹿為馬。問身邊的人,旁邊的人沈默,有人說是馬為了迎合趙高。

3、破釜沈舟。

典故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史記·項羽本紀》

釋義比喻下決心不顧壹切地幹到底。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沈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