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態龍鐘[lǎo tài lóng zhōng]:龍鐘: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老態龍鐘成語出自宋·陸遊《聽雨》詩:“老態龍鐘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唐·李瑞《贈薛戴》:“友結慚時輩;龍鐘似老翁”。
近義詞:
老氣橫秋[lǎo qì héng qiū]: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在常形容青年人暮氣沈沈,沒有朝氣或老年人自高自大,擺老資格。
蓬頭歷齒[péng tóu lì chǐ]:頭發蓬亂,牙齒稀疏。形容人的老態。
反義詞:
鶴發童顏[hè fà tóng yán]:形容白發老人氣色好。很有精神。
鶴發童顏
年富力強[nián fù lì qiáng]: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
例句:
壹匹黑俊馬上壹個彎腰駝背,老態龍鐘的老者對著旁邊身穿錦繡衣服的少年說道。
妳別看她老態龍鐘,她的歌聲仍然那樣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