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示多次戰爭連續勝利的成語

表示多次戰爭連續勝利的成語

1、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

拼音: zhàn wú bù shèng

解釋: 打仗沒有不取得勝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強大,百戰百勝。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例句:我們的黨戰鬥歷程就是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過程。

攻無不克

拼音: gōng wú bù kè

解釋: 攻:攻打;克:攻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壹》:“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例句: 把這支部隊說成是~,戰無不勝的天將神兵。 吳強《紅日》

2、連戰皆捷,捷報頻傳

連戰皆捷

拼音: lián zhàn jiē jié

解釋:①打仗接連取得勝利。②今多指體育比賽或考試等接連取得好成績。

出處: 《宋書·自序》:“既連戰皆捷,士馬旌旗甚盛。

例句:明 張鳳翼《灌園記·樂毅攻齊》:“日來~,已下齊七十餘城矣。”

捷報頻傳

拼音: jié bào pín chuán

解釋: 勝利的消息不斷地傳來。

出處:徐遲《地質之光》:“ 在六十年代裏,華北大平原上捷報頻傳。以後大港油田、勝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繼建成。”

例句: 奧運賽場上中國代表隊~

3、百戰百勝,百戰不殆

百戰百勝

拼音:bǎi zhàn bǎi shèng

解釋: 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出處:宋·蘇軾《留侯論》:“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

例句: 人民軍隊因為有人民的支持,所以~,所向無敵。

百戰不殆

拼音:bǎi zhàn bù dài

解釋: 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 形容善於用兵。

出處:《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例句: 陳將軍是沙場勝手,~,所以在軍內外享有崇高的威信。

4、所向披靡,所向無敵

所向披靡

拼音:suǒ xiàng pī mǐ

解釋: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 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壹切障礙全被掃除。

出處:《梁書·蕭確傳》:“鐘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

例句: 我軍英勇無敵,~,使敵人聞風喪膽。

所向無敵

拼音:suǒ xiàng wú dí

解釋: 敵:抵擋。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誰也抵擋不住。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例句: 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我們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5、勢如破竹,立於不敗之地

勢如破竹

拼音:shì rú pò zhú

解釋:勢:氣勢,威力。 形勢就像劈竹子,頭上幾節破開以後,下面各節順著刀勢就分開了。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出處:《晉書·杜預傳》:“今軍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例句: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後,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橫掃殘敵,~,迅速解放了中國大陸。

立於不敗之地

拼音: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解釋:立於:處在。使自己處在不會失敗的地位。

出處:《孫子·軍形篇》:“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例句:在軍事上,知己知彼,制人而不制於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