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的成語有哪些

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的成語有哪些

南轅北轍、背道而馳、適得其反、東趨西步、戴盆望天

壹、南轅北轍 [ nán yuán běi zhé ]

解釋: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翻譯:就像到了楚國,向北運行了。

二、背道而馳 [ bèi dào ér chí ]

解釋:背:背向;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自: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余各探壹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翻譯:其余各找壹個角落,在道路上朝相反的方向跑去,距離越來越遠。

三、適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解釋:適:正,恰好。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

出自:清·魏源《籌海篇·議守上》:“不知此適得其反也。”

翻譯:不知道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

四、東趨西步 [ dōng qū xī bù ]

解釋:指相背而行。

出自:漢·焦贛《易林·比之損》:“二人異路,東趨西步,千裏之外,不相知處。”

翻譯:二人走不同的路,壹個向東壹個向西走,千裏之外,不知道在何處。

五、戴盆望天 [ dài pén wàng tiān ]

解釋:頭上頂著盆子看天。比喻行為和目的相反,願望不可能達到。

出自: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

翻譯:我認為頭上頂著盆子是看不到天的,所以謝絕賓客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