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史記·大宛列傳》:“騫曰:‘為漢使月氏,而為匈奴所閉道。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
朝發暮至 指早晨出發晚上就到達。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出處:語出《後漢書·烏桓傳》:“居止近塞,朝發穹廬,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朝發夕至 早上出發晚上就能到達。形容路程不遠或交通方便。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註·註水》:“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唐·韓愈《祭鱷魚文》:“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
登峰造極 登:上;峰:山頂;造:到達;極: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計日指期 指計數天數,以估定行程和到達期。
臨水登山 臨:到,靠近。原意是到達水邊又登上高山,寫送別的情景。現也泛指遊覽山水名勝。
駑馬十駕 原意是駿馬壹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處:《荀子·勸學》:“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任重至遠 願意指負載沈重而可以到達遠方。後比喻抱負遠大,能闖出新的天地,做出宏偉的業績。
出處:《易·擊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
任重致遠 指負載沈重而能到達遠方。後比喻抱負遠大,能闖出新的前景,做出宏偉的業績。
出處:《周易·系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
如丘而止 如:到達;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難則停下來,不求上進。
出處:《荀子·宥坐》:“如垤而進,吾與之;如丘而止,吾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