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知難而退成語故事_成語“知難而退”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知難而退成語故事_成語“知難而退”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知難而退成語故事_成語“知難而退”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成語知難而退

 拼音 zhīnánértuì

 解釋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後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後退。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是兩個比較大的國家,它們為了爭奪霸權,相互之間不斷進行戰爭。鄭國是個比較弱小的諸侯國,在晉、楚爭霸的過程中,它有時依附晉國,有時又不得不依附楚國。公元前597年,鄭國投靠了晉國。不久,楚王領兵攻打鄭國,將鄭國都城圍困了17天,鄭國招架不住,和楚國講和,降服了楚國。晉國聽說楚國進攻鄭國,於是派荀林父、士會、那克、先瑯、趙朔、蔡書等人領兵前往救援。晉國大軍到達黃河邊時,聽說楚國已經與鄭國講和,訂立了盟約。晉軍內部產生了分歧,以中軍副帥先彀為首的壹批人想要繼續前進,與楚軍大戰壹場;以中軍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