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食的成語

食的成語

1、自食其果

拼音:zì shí qí guǒ。

釋義: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

出處: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2、草衣木食

拼音:cǎo yīmù shí。

釋義: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元·馬致遠《黃梁夢》第壹折:“妳這出家人,無過草衣木食,幹受辛苦,有什麽受用快活處。”

3、鮮衣美食

拼音:xiān yīměi shí。

釋義:鮮:有光彩的。穿的是華麗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優裕。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圖書滿案,鮮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4、衣食住行

拼音:yīshí zhù xíng。

釋義:泛指穿衣、吃飯、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出處:茅盾《喜劇》二:“他想起孫總理的全部遺教是解決衣食住行。”

5、衣食父母

拼音:yīshí fù mǔ。

釋義:踏入社會都靠父母提供。指生活所依賴的人。

出處:明·湯顯祖《南柯記》:“著什麽南莊田,北莊地,有溜二便是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