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養神算是成語嗎?出自哪裏?
是成語俗話說“閉目養神”。祖國醫學認為,神是人體生命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總稱。神,對心身健康關系重大。《內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見神的充耗,關系到人的壯老,神的得失,又關系到人的昌亡,養生者當慎養之。目為心靈的窗戶,傳神的靈機。心神昌樂,五臟有藏,精氣上榮,則目光為炯炯,轉折分明,啟閉自如,默默傳神。常言道:“眼不見,心不煩”,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意思是說閉上眼睛不但可以養目,而且可以靜心。心靜則神安,神安則災病不生,福幫永存。“閉目養神”,對於50歲以上或“年過花甲謂之老”的人以及終日勞心用腦或長期專壹使用目力乾,是大有裨益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利用空隙時間珍惜視力,保護眼睛,不管三五分鐘也好,十來分鐘也好,能抓住時間“閉目養神”,這樣長期堅持下去,節約的視力就很可觀了。在睡覺時,壹時睡不著,也只宜“閉目養神”,以靜其心,切勿看報,因為橫視、斜視都將加重視力的耗損。在“閉目養神”的同時,如能練眼功則可防治中老年人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目睛幹澀、眼肌疲勞等。具體做法是輕閉雙眼,用兩大拇指背之第壹節,在眼內角向外擦24次,再用兩手四指並攏,以指面在兩目上向外轉摩24次,向內轉摩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