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的成語:暢行無阻、暢通無阻、東攔西阻、負阻不賓、風雨無阻、關山阻隔、艱難險阻、千推萬阻、七推八阻、推三阻四、險阻艱難、阻山帶河、東推西阻、負隅依阻、通行無阻、阻兵安忍。
阻:zǔㄗㄨˇ。《說文解字》:“阻,險也。從阜、且聲。? ”。隆起的土山是阜之範式,勃起的形象是“且”的範式。阜、且兩範式疊加。土山暴凸處為阻之範式。
本義:險要的地方。如:“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衍義:攔擋。如:阻擋、阻隔、阻攔、阻力、阻撓、梗阻、勸阻、阻擊、阻抑、阻滯、阻難、阻塞、阻礙。衍義:引申指“?艱難”。如:道阻且長。?
《唐韻》側呂切《集韻》《韻會》《正韻》壯所切,音俎。《說文》險也。《廣韻》隔也。《易·系辭》德行恒以知阻。《詩·秦風》遡洄從之,道阻且長。又《商頌》罙入其阻。《周禮·夏官·司險》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釋名》山巇曰險,水隔曰阻。若泛言則山水通用。《集韻》同岨。又《釋名》水出其後曰阻丘,此以水為險也。
又《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舜典》黎民阻饑。又止也。《讀書通》通作沮。《詩·小雅》亂庶揣沮。《禮·儒行》沮之以兵。《正字通》與阻同。又《左傳·隱四年》州籲阻兵而安忍。《註》阻,恃也。《史記·秦本紀》阻法度之威,以督責於下。又《玉篇》疑也。又《廣韻》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