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呆若木雞並沒有木若呆雞這種說法。
呆若木雞的意思是:用來形容壹個人有些癡傻發楞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楞的樣子。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翻譯:“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麽變化,看上去像木雞壹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
朝代:春秋
作者:莊周
擴展資料:
相關故事: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
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麽顧看迅疾,意氣強盛。”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麽變化,看上去像木雞壹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