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諷刺自己的成語:
不學無術:沒有學問也沒有能力。
才疏學淺:意思是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出自《漢書·谷永傳》。
妄自菲薄:過分地看輕自己。
口是心非:嘴上說的和心裏想的完全不同。指心與口不相壹致。
自慚形穢: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
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麽大的壹塊天。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自我解嘲:自己也感到不免要受嘲笑,因而故意用言行來遮掩或粉飾。
好高騖遠:喜歡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鼠目寸光: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壹寸遠。比喻人目光短淺。
不倫不類:倫:類。既不像這壹類,也不像那壹類。形容不像樣、不規範或不成體統。
不拘小節:拘:拘泥。小節:生活瑣事。不拘泥於生活小事。
不自量力: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說自不量力。
不識擡舉:識:認識,理解。擡舉:稱贊,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視別人對自己的好意。
以德報怨:用恩惠回報與別人之間的仇恨。
華而不實:華:同“花”,開花。實:結果。比喻外表好看而內容空虛。
忘恩負義: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情,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學習成語的方法
平時重視積累:孩子的成語學習是個長時間積累的過程,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學習成語,並了解其中蘊含的意思,長此以往堅持下去,孩子認識的成語會越來越多。
平時多使用成語:孩子學會成語後,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去使用成語。如看見春天花開了,孩子可以想到春暖花開、姹紫嫣紅、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然後進壹步地恰如其分地運用到作文、演講當中去,讓孩子的作文、演講更有深度。
讓孩子多看成語故事: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壹個個生動豐富的故事比幹巴巴的成語釋義更讓孩子喜歡,成語背後蘊含的歷史故事簡單有趣,知古鑒今,蘊含人生智慧,激發孩子學習成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