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出自《列子》,作者是列子。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
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先秦天下十豪之壹,著名的 道學者?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壹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於黃帝老子,歸同於老、莊。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擴展資料:
列子著作介紹:
《列子》又名《沖虛真經》 。是戰國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出現以後,便尊之為《沖虛真經》,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其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
是中國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屬於諸子學派著作,是壹部智慧之書,它能開啟人們心智,給人以啟示,給人以智慧。
其書默察造化消息之運,發揚黃老之幽隱,簡勁寵妙,辭旨縱橫,是道家義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唐天寶元年,唐玄宗下旨設“玄學博士”,詔告《列子》為《沖虛真經》,北宋加封為“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列為道教的重要經典之壹。
百度百科——杞人憂天
百度百科——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