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論語四字成語

論語四字成語

1. 論語四字成語有哪些

〖哀而不傷〗 成語典故: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論語·八佾》

〖哀矜勿喜〗 成語典故: 如得其情,則哀矜勿喜. 《論語·子張》

〖愛禮存羊〗 成語典故: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論語·八佾》

〖安老懷少〗 成語典故: 子路曰:‘原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

〖愛素好古〗 成語典故: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春秋·楚·李耳《老子》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

〖愛之欲其生〗 成語典故: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春秋·孔丘《論語·顏淵》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成語典故: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論語·顏淵》

〖不安小成〗 成語典故: 據他之才,已自可仕,只是他不伏如此,又欲求進.……便是不安於小成也.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四》

〖必不得已〗 成語典故: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論語·顏淵》

2. 論語六則中的四字成語.

第壹則:為人處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第二則:為人處事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第三則:學習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第四則:學習方法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第五則:學習態度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第六則:學習態度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裏仁》) 第七則:學習態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編輯本段]第八則:怎樣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第九則:怎樣做人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子罕》)第十則:怎樣做人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3. 論語中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成語

1、不亦樂乎 2、溫故知新 3、三十而立

4、逝者如斯 5、不舍晝夜 6、三人行,必有我師

7、擇善而從 8、匹夫不可奪誌

中其他成語

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壹息尚存——壹息尚存,此誌不容稍懈.

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隨心所欲——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

不慍,不亦君子乎?

不恥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鮮矣仁!

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眾星拱月——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之.

壹言以蔽之——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見義勇為——見義不為,無勇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既往不咎——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盡善盡美——盡美矣,又盡善也.

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三思而行——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愚不可及——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文質彬彬——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誨人不倦——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舉壹反三——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善而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蕩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任重道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循循誘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過猶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內省不疚——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四海之內皆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壹言既出,駟馬難追——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察言觀色——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

手足無措——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壹言興邦——壹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欲速則不達——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殺身成仁——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道不同不相為謀——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崩離析——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禍起蕭墻——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血氣方剛——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殺雞焉用牛刀——割雞焉用牛刀?

色厲內荏——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道聽途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心安理得——則心安而德全矣.

文過飾非——小人之過也必文.

老而不死——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待價而沽——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 論語中的四字詞語

.《論語》首創的成語。

《論語》首創的成語,指後世沿用《論語》原書文字,保留原有語法結構而形成的成語。 (1)不亦樂乎 出自《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周而不比 出自《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問 出自《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 (4)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陳力就列《論語·季氏》:“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論語·顏淵》:“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8)惡衣惡食《論語·裏仁》:“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9)苗而不秀《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這類成語,幾乎每篇都有。如壹則以喜,壹則以懼(《裏仁》)、犯而不校(《泰伯》)、空空如也(《子罕》)、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鄉黨》),這類成語占《論語》成語的很大部分,是《論語》成語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出自《論語》的成語。出自《論語》的成語,指來源於《論語》,但又經後人加工、提煉而形成的成語。

據考察分析,後人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形成這類成語。 (1)選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義的成分組成成語。

如:眾星拱辰 出自《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之。”(“拱”古作“***”)安老懷少 出自《公冶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2)將原句中的虛字和不影響意義的實字刪減而成的成語。如:節用愛人 出自《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舉直錯枉 出自《為政》:“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3)在原句詞語的基礎上增加適當的字而構成成語。

如:異端邪說 出自《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在“異端”後加“邪說”。

中庸之道 出自《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庸”後加“之道”。 (4)將原型成語(即首創成語)中的字更換形成另壹成語。

如:隨心所欲 出自《為政》:“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將“從”換作“隨”。

有始有終 出自《子張》:“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將“卒”換作“終”。 (5)將原文中否定意義的詞句改為肯定意義構成成語。

如:見義勇為 出自《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改“無勇”為“勇”,“不為”為“為”。

周急繼乏 出自《雍也》:“若不周急不繼富”。改“不繼富”為“繼乏”。

5. 關於論語十則朗誦稿的四字成語比如:孔孟之道

論語十則裏的成語:成語:敏而好學註音:mǐn ér hào xué釋義: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成語:溫故知新註音:wēn gù zhī xīn釋義: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成語:不恥下問註音:bù chǐ xià wèn釋義: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成語:三人行,必有我師註音: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釋義:三個人壹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成語:任重道遠註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釋義: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成語:擇善而從註音:zé shàn ér cóng釋義: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成語:不亦樂乎註音:bù yì lè hū釋義: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裏相當於“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成語:見賢思齊註音:jiàn xián sī qí釋義: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6. 關於論語的四字詞語

1 不亦樂乎 《學而》

2 犯上作亂 《學而》

3 壹日三省 《學而》

4 節用愛人 《學而》

5 賢賢易色 《學而》

6 和為貴 《學而》

7 食無求飽 《學而》

8 居無求安 《學而》

9 安貧樂道 《學而》

10巧言令色 《學而》

11 告往知來 《學而》

12 就正有道 《學而》

13 貧而樂道 《學而》

14 慎終追遠 《學而》

15溫良恭儉讓 《學而》

16 小大由之 《學而》

17 學而時習之 《學而》

18 言而有信 《學而》

19 從心所欲 《為政》

20 當立之年 《為政》

7. 有關《論語》的四字成語及翻譯

溫故知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誨人不倦等。

詞語:學而時習之 註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釋義: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詞語:溫故知新 註音:wēn gù zhī xīn 釋義:溫:溫習;故:舊的。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詞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註音: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釋義: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詞語:敏而好學 註音:mǐn ér hào xué 釋義:敏:聰明;好:喜好。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詞語:不恥下問 註音:bù chǐ xià wèn 釋義: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詞語:默而識之 註音:mò ér shí zhī 釋義:默:不語,不說話。識:記。

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裏。 詞語:學而不厭 註音:xué ér bù yàn 釋義:厭:滿足。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詞語:誨人不倦 註音:huì rén bù juàn 釋義: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詞語:三人行,必有我師 註音: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釋義:三個人壹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詞語:擇其善者而從之 註音: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釋義:擇:選擇;從:追隨,引申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詞語:逝者如斯 註音:shì zhě rú sī 釋義: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壹去不返。 詞語:不舍晝夜 註音:bù shě zhòu yè 釋義:舍:放棄。

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8. 關於論語的四字詞語

1 不亦樂乎 《學而》 2 犯上作亂 《學而》 3 壹日三省 《學而》 4 節用愛人 《學而》 5 賢賢易色 《學而》 6 和為貴 《學而》 7 食無求飽 《學而》 8 居無求安 《學而》 9 安貧樂道 《學而》 10巧言令色 《學而》 11 告往知來 《學而》 12 就正有道 《學而》 13 貧而樂道 《學而》 14 慎終追遠 《學而》 15溫良恭儉讓 《學而》 16 小大由之 《學而》 17 學而時習之 《學而》 18 言而有信 《學而》 19 從心所欲 《為政》 20 當立之年 《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