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字開頭的成語:
月黑風高、月明風清、月明星稀、月下老人、月落烏啼、月落星沈、月缺花殘、月地雲階、
月暈而風、月中聚雪、月墜花折、月鍛季煉、月暈主風、月貌花龐、月中折桂、月書赤繩、
月過中秋、月盈則食、月眉星眼、月約星期、
壹、月黑風高
解釋:比喻沒有月光風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險惡的環境。
出自:遇上月黑風高的晚上,飛砂走石,滿地亂滾,長城就在咬牙切齒罵人了。 楊朔《秋風蕭瑟》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月黑風高、深更半夜、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反義詞良辰美景、光天化日、月光如水、月明如鏡、月明星稀、月白風清
二、月明風清
拼音[ yuè míng fēng qīng ]
解釋月光明朗,微風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出處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壹些,就可以看見有壹只小船從葦塘裏撐出來,在澱裏,像壹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孫犁《蘆花蕩》
近義詞月朗風清
三、月明星稀
解釋:月亮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出自: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釋義:月光明亮星光稀疏,壹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裏才有它們的棲身之所?
示例:河灣子修堰壩的工地,月明星稀,小河水靜靜流入水渠。 李準《李雙雙》
近義詞月朗星疏、月白風清
反義詞月黑風高
四、月下老人
解釋: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後泛指媒人。簡稱“月老”。
出自:唐·李復言《續幽怪錄》記載傳說故事:唐朝的韋固路過宋城,遇壹老人在月光下翻檢壹本書。詢問後,知道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
示例:正是壹對佳人才子。雖在海外,也是壹國駙馬,富貴無窮。況天緣是月下老人赤繩系定的,不必多疑。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媒人
近義詞天配良緣、媒妁之言
五、月落烏啼
解釋:形容天色將明未明時的景象。
出處: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釋義: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百度百科—月黑風高
百度百科—月明風清
百度百科—月明星稀
百度百科—月下老人
百度百科—月落烏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