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問鼎中原的意思

問鼎中原的意思

問鼎中原的意思如下: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中原:黃河中下遊壹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問鼎中原(拼音:wèn dǐng zhōng yuán)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

問鼎中原(鼎:古代壹種三足或四足兩耳的器皿,禹鑄九鼎,夏、商、周三代視為傳國之寶,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中原:黃河中下遊地區,泛指中國)原指楚莊王不甘偏居壹隅,來到周朝都城雒邑附近擅問九鼎,有覬覦天下之野心。

後用於比喻有奪取國家政權的野心。動賓式結構,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成語運用

作家·馮至《伍子胥》:“既無人想到祖先在往日坐著柴木的車、穿著藍縷不能蔽體的衣服,跋涉在荊山的草莽裏的那種艱苦的精神,也無人懷念起後來並吞漢川諸小邦,西禦巴人,北伐陸渾,問鼎中原的那種雄渾的氣魄。”

作家·姚雪垠《李自成》五卷三章:“到了崇禎九年,也就是清太宗皇太極天聰十年,滿洲內部政局穩定,人口大增,兵力強盛,不但成了明朝的關外強敵,而且開始有問鼎中原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