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瘦西湖的詞語

描寫瘦西湖的詞語

1.描寫瘦西湖的成語

美不勝收

měi bù shèng shōu

解釋勝:盡。美好的東西很多,壹時看不過來。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藝能·治庖》:“惟魚之壹物,美不勝收。”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正音勝;不能讀作“shēnɡ”

近義詞琳瑯滿目

反義詞不堪入目

辨析~和“琳瑯滿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但~偏重“來不及看”;“琳瑯滿目”側重在“滿眼都是”。

例句西湖的景色真是令人~。

2.形容瘦西湖的詞

1、原詞:望江南·揚州好清·黃惺庵 揚州好,高跨五亭橋。

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 夜聽玉人簫。

2、拓展: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遊覽區面積100公頃。“瘦西湖”之名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壹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

乾隆元年(1736),錢塘(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裏的美景後,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壹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臺等。

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被授予全國AAAAA級景區 。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描寫揚州瘦西湖的詩句

瘦西湖 汪沆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壹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百纖細掌中輕。

十年壹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解悶十二首 杜甫

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

為問淮南米貴賤,老夫乘興欲東遊。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度

江都竹枝詞 起予

邗溝春水碧如油,到處春風足逗留。

二十四橋簫管歇,猶留明月滿揚州。

揚州竹枝詞 劉濤版

二分明月壹聲簫,半屬揚州廿四橋。

別有風情忘不得,載花載酒木欄橈。

憶揚州 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柳葉眉長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權

4.描寫瘦西湖景色的句子

1. 去揚州的第壹站是瘦西湖。很早就聽說過揚州瘦西湖的美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瘦西湖遊覽,更給瘦西湖增加了壹層神秘的色彩。瘦西湖在揚州城北,是古時十裏揚州的舊址。說是湖,其實很像壹條寬寬的河,從南至北蜿蜒過去,足足有八公裏長。據說瘦西湖名聲大噪的原因與“瘦”有關,“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恰恰是占得了壹個“瘦”字。看來風景也是瘦了的好。

2. 瘦西湖實是幅好畫,這幅水墨畫透出了壹絲自然之美,向我們展現著華夏民族的魅力。

3. 瘦西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古城的西北部,面積168。32公頃,湖全長4。3公裏,遊覽面積46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臺、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瘦西湖原來是壹段自然河道,經過歷代的疏浚治理,建造園林,逐步發展而成,是揚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以其悠久豐富的人文景觀、秀麗典雅的自然風韻、相互因借的藝術手法,使其成為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建園。及至清代,由於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壹路樓臺直到山”的美妙意境,富有二十四景著稱於世。它美在湖面蜿蜒曲折,兩邊園林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換,仿佛到了人間仙境,引人入勝。

4. 走進瘦西湖,就看見湖兩岸三步壹桃,五步壹柳,我想:要是再過壹個月來的話,那瘦西湖兩岸的風景壹定非常漂亮、迷人吧!

5. 瘦西湖有二十四景,諸如長堤春柳、湖心釣臺、白塔晴雲、四橋煙雨等,就像二十四顆明珠,鑲嵌在瘦西湖這根玉帶上。跟著導遊壹路快走,如畫的風景在眼旁壹幕幕地閃過,真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覺。我觀賞風景,有兩個特點愛好。壹是愛聽風景的來歷,欣賞古風古韻,二是愛看風景的獨特,欣賞古色古香。在瘦西湖二十四景中,有兩處風景很符合我的觀賞愛好,這就是瘦西湖的兩橋——五亭橋和二十四橋。五亭橋位於瘦西湖的中部,五亭橋上有五個亭子,中間壹亭突起,周圍四亭對應坐落,從空中鳥瞰恰似壹朵美麗的蓮花。“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十五個橋洞排列有序,相映成輝。有關二十四橋名字來源的說法很多,最令人信服的說法出於《揚州鼓吹詞》:“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原來,古時的二十四橋是夜晚賞月聽簫的絕佳去處。

6. 春天的瘦西湖別有壹番風味。壹進入風景區,和煦的春風迎面撲來,像媽媽的手溫柔地撫摸著我們的臉龐。

7. 揚州瘦西湖卻給人幾分纖柔羞怯的情意。單單壹個“瘦”字,就詮釋了她那獨具的魅力。

8. 揚州欲陰欲雨的天氣,黛瓦白墻更顯青素,站在瘦西湖的柳堤河畔,透過古典的亭閣,遠遠就可以看到船娘漂著壹葉舟,煙波畫船,泛起的波痕打動了眼前的這壹抹畫。偶有幾只水鴨在嬉戲,濺得壹身水花。瘦西湖以瘦著稱,個園何園便是因精致而揚名了,我喜歡個園裏的竹林,撥開壹叢翠竹,可見壹處幽邃,想必園主人是個優雅但又不乏剛毅的誌士,擁得壹院奇美大宅,似得天下之喜,坐修竹,臨清池,忘今語古,何其樂也,古人的快樂豈是今人所能輕易領悟得了?

9. 湖的對面有壹座小山.山上古木參天.山頂有壹座威武、雄偉的鹽白塔它也是瘦西湖的壹大觀賞景點,讓遊客們贊嘆不已。

10. 剛進大門,瘦西湖景致就已略顯壹斑了。上翹的飛檐,金色的琉璃瓦磚,頓顯壹派繁華景象。

11. 我們來到瘦西湖,已經是下午了。只見湖邊疊嶂成巒;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見底。

12. 揚州的旅程,第壹站便是瘦西湖。“到了揚州自然得去瘦西湖看看”——每個揚州人說這話時都是壹副毋庸置疑的神氣姿態。很早就聽說過瘦西湖的美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瘦西湖遊覽,更給瘦西湖增加了壹層神秘的色彩。瘦西湖在揚州城北,是古時十裏揚州的舊址。說是湖,其實很像壹條寬寬的河,從南至北蜿蜒過去,足足有八公裏長。據說瘦西湖名聲大噪的原因與“瘦”有關,“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恰恰是占得了壹個“瘦”字。清代錢塘詩人汪沆有詩雲:“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壹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並蜚聲中外。

13. 瘦西湖邊,每日遊人雲集,車馬駢闐,綺羅盈目,香飄滿路。

14. 瘦西湖坐落在揚州城的西北角。原為城外的壹條河道,富甲天下的明清鹽商沿河岸居住,重金構築這水上園林。沿湖築建二十四景。康乾兩帝六次南巡來此,贊譽這“兩堤花柳全依水,壹路樓臺直到山”兩岸湖景。

15. 瘦西湖的景色嫵媚多姿,尤其春色降臨時,漫步湖畔,三步壹柳,五步壹花,花樹陪伴,便覺舒卷飄逸,頓生詩情畫意。

5.描寫秋天瘦西湖的詩句

過揚州 韋莊

當年人未識兵戈,處處青樓夜夜歌。

花發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風多。

淮王去後無雞犬,煬帝歸來葬綺羅。

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

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壹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憶揚州 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柳葉眉長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解悶十二首 杜甫

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

為問淮南米貴賤,老夫乘興欲東遊。

6.贊美揚州瘦西湖的成語

短小精悍duǎn xiǎo jīng hàn解釋形容人身軀短小,精明強悍。

也形容文章或發復言簡短而有力。出處《史記·遊俠列傳》:“解為人短小精悍。”

制結構聯合式。用法用作褒義。

壹般作謂語、定語bai。正音悍;不能讀作“ɡàn”。

辨形悍;不能寫作“捍”。近義詞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要言不du煩反義詞五大三粗、人高馬大、彪形大漢、長篇大論、連篇累牘辨析~和“簡明扼要”;都可形容說話和寫文章簡要。

但~側重zhi在“dao篇幅(短小)”;含有犀利的意思;“簡明扼要”側重在“內容(簡單明了)”;含有抓住要點的意見。例句這篇文章~;言簡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