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星逸
壹座城市,壹篇傳說,壹段仙緣……徜徉在山海璀璨靈動著的人間蓬萊,總有種曠達寫意的心情,來撥動我們心靈深處的驕傲。看歲月與滄海在千年澎湃,青春與感動在淩波飛揚,蓬萊是我絕美的宿命,蘊壹曲前世今生的等待,以三千年的痕跡,在這裏浪漫的起舞……
佇立在童話般精致的丹崖海畔,多少激情飛越的記憶宛如調皮的小魚兒,攸來攸往的閃電般吮吸著妳的思緒,錦瑟年華頓時隨著 歷史 的波濤從容鋪展開來。
是壹個帝王的浪漫成就了真實的蓬萊,遙想漢武大帝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人生況味,為何當步履印上怪石嶙峋的蓬萊海畔時,清冽的天風竟可以將蒼硬的心融化。既然黃渤海無法征服,神秘的蒼穹無法征服,但壹個帝王浪漫的天性被傳說激活後依然可以驚世駭俗。公元前133 年,漢武帝將稍縱即逝的海市捕捉到了人間,蓬萊由此精靈剔透的傲立於中國版圖。人間蓬萊的根基是壹座皇權之城,帝王的意誌是讓我們生活在海市之中,城市的基因決定了蓬萊的血脈對中央政府的親切服從。神奇的自然被物化成壹座城池,這該是時空間多麽壯麗的心情。此刻,美利堅大陸還是壹片遠離文明的蠻荒,弘揚因果輪回的佛教也即將走入中原,蓬萊將從同壹時期開始作為中國本土神仙文化的旗幟與泊來的釋迦牟尼***同為蕓蕓眾生帶來美好的願景。
其實蓬萊這方靈境,從三千年前的春秋時代就沐浴著浪漫的滋養。這裏,曾是浪漫齊國的江山,在蓬萊的南部山谷間,至今還埋藏著壹個春秋之謎,壹個曾鐘鳴鼎盛的春秋齊國古郡正在這兒悄然入夢,春秋的古墓裏,分明沈睡著古老的蓬萊遠祖。山風海濤間,留下了穿越三千年的生命信息,他徐徐吟出壹聲有質感的清嘯,為蓬萊罩上壹層古樸厚重的羅紗。
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具浪漫力的壹個國家。山川、平原、海洋,
資源的富足給了齊國性格最大的張力,多少神奇的故事從這兒出發,多少優美的人生也就此流傳,如詩如夢的姜太公必定曾在蓬萊的山海間拈著飄逸的白胡子,靈氣逼人的管仲也仿佛正在不遠處笑語盈盈。原來齊國的歲月與我們重疊著相同的腳步,在浪漫的眼中,三千年並不遙遠。
傳說中蓬萊是座山,是座懸浮在溟波汪洋中的仙山,但人間蓬萊更像是為了承載壹種寓言精神而存在。“滄海桑田”的悵望,“精衛填海”的勵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張果老倒騎驢,萬事回頭看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些可愛的成語寓言都植根於蓬萊,它使蓬萊因文化而充滿了靈性的俏皮。
蓬萊並不拘泥於城市體制尊卑的束縛,登州與蓬萊,千年間隸屬關系顛來倒去,古老蓬萊所處的疆土是齊國雄霸天下的大半個筋骨,曾經的登州,所轄千裏滄海,威鎮北中國海。而今日的登州,只是蓬萊的壹處中心街道,這壹切在蓬萊也從沒有什麽令人不習慣的,城市的魅力原本就無關乎行政級別。
海濱城市在中國北方猶如南國的水鄉,是北方比較女性化的城市,所以北國的蓬萊總透著壹種雋秀水靈的南國風情。這方海灣是如此的清秀,這座城市是何等的雅致,宛如呂洞賓壹般的灑脫飄逸。呂洞賓,這位瀟灑迷人的神仙,他的氣韻已凝煉作蓬萊三千年的城市之魂了吧! 旅遊 景點的通病是山川地理的優越感,生活在天下人的註視下,蓬萊總有種舞臺演出的感覺,蓬萊永遠是主角,從來都不缺觀眾。
“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賴有公來官五日,三山萬古重蓬萊”,壹千年前的北宋,蓬萊終於為自己的本土文化找到了精彩的代言人。因為“蘇軾曾經來過”!東坡此來並不是為了尋仙訪道,作為壹名顛簸流離的貶官,他沒有秦皇漢武指點江山的豪情,他更願以“文章太守”的目光來審視神奇的蓬萊,“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壹千多年前的北宋,人類的科學觀開始萌芽,有通天徹地智慧的蘇軾用壹聲大膽的詰問,刺破了秦時明月漢時關所布下的迷霧,壹首《海市》詩猶抱琵琶的揭示了蓬萊傳奇的真諦,賦予神仙文化更完美的內涵。
蘇東坡來到蓬萊前剛寫下過《赤壁賦》,大江東去的豪邁在優美的蓬萊海畔頓時化作百轉千回的遐思。蓬萊 歷史 上的主政者,贏得生前身後名的是朱處約與蘇軾,兩人竟都是從北宋時期相繼來到蓬萊,壹個為蓬萊留下了千年名閣,壹個為蓬萊留下了文化的玉宇瓊樓。北宋,正是蓬萊這座城市走向思想成熟的青春年華。
上個世紀的蓬萊籍軍旅作家楊朔也有壹篇《海市》的散文傳世,楊朔散文以抒情哲思的人性關懷而著稱,在當時嚴苛古板的文化環境中首開新中國浪漫散文之先河,既不悖離政治又能大膽的宣泄人文 情感 ,彰顯了蓬萊文化中浪漫感性的特征。為什麽蓬萊的傳世名篇都要以《海市》為引擎,以夢幻理想中的仙境啟迪人們直面人生,呼喚美好的哲思。看來對文化來說,蓬萊真是壹方放飛思想的樂土,壹飲壹酌,壹醉壹醒,壹丘壹壑自風流。
海洋文化的屬性也賦予蓬萊海邊城市***有的性格,歷盡滄桑卻處變不驚,海納百川方知有容乃大。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的鐵騎從這裏被召回了,蓬萊見證了軍事強國叱詫風雲的 歷史 。
奔赴隔海相望的東北作戰的人民解放軍也從這裏昂然遠征了,遼沈戰役三分之二的新兵員都是從蓬萊欒家口港輸送的,蓬萊目睹過多少熱血在奔騰。
石婆婆來了,傳教士來了,基督耶穌以悲天憫人的姿態走來了。八仙來了,媽祖也來了,神仙從海市中飛入紅塵,飛入蓬萊的市井阡陌中了。
佛教也在海畔敲響暮鼓晨鐘,接納蒼生……
每壹種思想都可以在蓬萊找到自己的知音,蓬萊是壹塊絲毫不固執地圓潤美玉。
唯有壹絲令人遺憾的是,春秋戰國時齊魯是鄰國,但也是涇渭分明的對手,盡管唇齒相依,卻把山東的人文思想也隔閡出千年鴻溝來,孔孟之道的儒家在崇尚自由的蓬萊是尷尬的,鄰居孔子的誕辰在蓬萊是無人問津的,但千裏之外的聖誕卻能贏來舉城同醉,孔子為蓬萊人規範了有序的生活,但蓬萊人卻始終向往著自在閑適的心情,期待著神靈的拯救,崇尚著人生規矩之外的力量。
光陰的眼中,三百年只是壹襲春夢,但對蓬萊來說,三百年卻可以上演兩幕蕩氣回腸的精武大劇。戚繼光和吳佩孚是有明以來令蓬萊雄霸天下的兩位軍事奇才,盡管生命相隔了兩個王朝,但兩個人的靈魂分明攜手同行,形神合壹。戚、吳兩人的故宅都在蓬萊城裏,至今傳說猶在,遺跡尚存,不過只隔了壹道街面,呢喃之聲相聞,炊煙之氣***染,英雄的豪情如虹,彌漫在這座城市的阡陌氣息中。
吳佩孚出生的壹剎那,他那經商卻又傲骨崢嶸的父親亦真亦幻中恍惚見到大英雄戚繼光騎白馬英彩逼人地壹躍而入門庭,許是心理暗示,亦或真有超自然的輪回轉世,蓬萊真是成就傳奇的家園。吳佩孚從此沿著戚繼光的履痕,亦步亦趨,人生歷練宛如血脈相承,兩人鑄下的百戰勛名,徹底改變了天下人對仙境蓬萊陰柔有余而陽剛不足的理解。兩人各自扛起壹段厚重的 歷史 ,用同樣的思想來解讀人生密碼。修身、治國、平天下,是自古以來書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將錦繡詩篇浴著熱血與頭顱高懸在刀鋒,更是令人神往的至臻光榮,蓬萊居然為中國 歷史 奉獻了兩個儒帥,讓文章與刀光壹起鋒芒耀世。戚繼光與吳佩孚成於擔綱國家的脊梁,前有戚繼光北禦匈奴,南敵倭寇,挾明王朝於風雨飄搖之中,於是吳佩孚鷹擊長空,龍翔中原,在列強猙獰的嘴臉前傲然堅硬起中國的骨頭,他知道自己是戚繼光的轉世靈髓,他與日本強盜是血海深仇的天敵!呵呵,沒得商量。
兩人又同樣是恪守禮教的君子,絕不眠花宿柳,他們重情重義,從沒有稱王天下的野心。
戚繼光說:“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吳佩孚說:“真個是解甲歸田”。
然而兩人的南北驅馳只是為了維系中央意誌為了“報主情”,其實以當時兩人的權傾天下,手握百萬雄師的聲勢,就算想當皇帝,也是銳不可擋!斯人已矣,只留下千年壹嘆!蓬萊地域忠誠的基因也局限了蓬萊英才們成功的標準。局限了他們的思維判斷,孰不知天下事物極必反,當功高震主後,會有四面八方,至下而上的力量蜂湧而至,糾扯著勝利者的腳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故事壹次又壹次地在蓬萊英雄的身上演繹著,因為蓬萊所欣賞的事業成功自古始終是以不離經叛道為尺度的。
“古來將相在何方,荒草壹堆家沒了”當所有的輝煌都零落成泥時,永恒的只有不息的精神。我曾站在芝山之巔茫然四顧,這座戚家陵園裏陳列著壹個英武的家族啊!山谷間拂來蒼涼的風,莫非是他們在欲語還休的叮嚀?
直奉戰爭時,吳佩孚與馮玉祥是生死情仇,如果不是馮將軍背叛了吳大帥,那吳大帥完全有機會以自己書生的理想重新勾勒中國 歷史 ,那!也許日本人就沒有侵華的機會了。那!蓬萊的回憶可以更加厚重了。但 歷史 不可逆轉的滾滾東流,歲月無法假設。時至今日,蓬萊英雄吳佩孚寂寞埋骨於北京玉泉山下,曾代表中國尊嚴的蓬萊精神沒有魂歸故裏。但與他水火煎熬的安徽巢縣英雄馮玉祥,卻安富尊榮地被供奉於碧海丹崖間,“碧海丹心”的高亢豪情已象征了蓬萊的驕傲!他的腳下,分明是吳佩孚早已香火冷清了的故宅, 歷史 !實在是太薄情了些啊!
蓬萊的人文性格非常耐人尋味,應該是神仙文化中道法自然的浸染,引發了隨緣任性的情緒並使之作為蓬萊生存的法則。現在,在這座優美的彈丸之城,人們理解並崇尚妥協,向世俗的人情妥協,向崇高妥協,但同時也接受向邪惡妥協。向虛無的預言妥協,也向冷酷的現實妥協。蓬萊喜歡與八仙對飲的激情,作為壹座有千年記憶的中心城市,蓬萊人的壹酒壹飲無不充滿了醉八仙的意境,傳說的魅力賦予蓬萊性格卓爾不凡的情緒。
這兒,海市曾經來過,所以我要等待,煙花謝了我再走,蓬萊,永遠會有瑰麗的等待,在不遠處生機盎然。這種等待,屬於蓬萊特有的心情。
蓬萊民諺中有“三山不顯,七橋不露”的流傳,以訛傳訛,令人惘然,其實所謂三山,不過是蓬萊城區內的三座小丘陵,他們具有山的基本特征,卻並不險峻,隨城市變遷,山峰部分早已被夷做平地。所謂七橋,是指舊日登州府治內所轄的七座被稱為府學橋,縣學橋,廟學橋的旱橋,雕欄玉砌平地搭起,橋下無流水潺潺只有意味象征,所以真實的叫法應該是“三山不險,七橋不流”。由此看來,蓬萊人的天性中情願化腐朽為神奇,變正統為詼諧,賦平凡以玄妙…也許在別的城市平凡的東西,在蓬萊總會有新的生命。
當代蓬萊有兩座引人遐思的橋,它是蓬萊精神的鏈接,壹座是蓬萊閣下的登瀛橋,壹座是八仙過海口前的八仙橋。看!從塵世的仙境,從現實到傳說,從平凡到奇崛,竟然只需要這麽壹座引渡蒼生的橋,橋的兩邊,寓言著人們心靈的距離,寓言著思想存在的重量,蓬萊就是這麽壹座無與倫比的寫意之城,他浪漫了三千年,就是為了在紛紜的塵世裏獻給人間壹種超然物外的感動!讓我們知道,生命並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