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的放矢(wú dì fàng shǐ)
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或不切合實際。
出自清·梁啟超《中日交涉匯評》:"吾深望西國當局者聲明壹言以解眾惑,如是,則吾本篇所論純為無的放矢,直拉雜摧燒之可耳。"
不是有的放矢,而是無的放矢。 出自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沒有目標的行動。
對牛彈琴。
有的放矢。
朝天放箭;打槍不瞄準。
貶義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