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謀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能,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多謀善斷很有智謀,又善於判斷。
大公無私1.完全為人民利益著想,毫無私心。2.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表裏如壹表裏如壹:表:外表,也形容壹些表面功夫;裏:內心。表面和內心像壹個東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壹致。
寬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心胸開闊,能容人、事。對人和事抱著寬大的胸懷去對待。
知難而上指的是壹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我們要加以學習和發揚知難
而上的精神。
知恩圖報得到別人的恩德,要懂得回報。
文質彬彬指看上去溫文爾雅有氣質和學歷的人。
拾金不昧指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會風尚。出自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義丐》:乃呼裏長,
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
大義凜然嚴峻不可侵犯的樣子,形容為了正義而堅強不屈。常用來描寫勇士受屈時
或烈士遇難前的英勇氣概。
助人為樂指要樂於幫助別人。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遇到
天災人禍或自身難以解決的難處,便有熱心者鼎力相助。
嚴於律已律:約束。嚴格要求自己。
舍己為人舍,舍棄。原指放棄自己的見解,隨聲附和別人。現指舍棄自己的利益去
幫助別人。
力爭上遊比喻努力爭取有利形勢。比喻力爭先進。
豪情壯誌豪邁的情懷;遠大的誌向。成語出處:茅盾《溫故以知新》:他們大多數兩
鬢添霜,然而豪情壯誌,更見堅強。
壹絲不茍形容辦事認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茍:敷衍了事,馬馬虎虎。
持之以恒長久地堅持下去。字意:持:堅持,面對;之:代詞,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來;恒:指恒心。亦作 持之以恒。詞義:1. 面對任何事情恒心對待。2.長久堅持下去。
堅持不懈懈:松懈。謂堅持到底,壹點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
鍥而不舍意為雕刻壹件東西,壹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出於《荀
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平易近人比喻態度平和。態度謙遜和藹,對待人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
淺顯,容易理解。原作平易近民。
奮不顧身奮勇直前,不顧及自己的性命。
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蕩。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忍辱負重忍受屈辱,承擔重任。負,擔當。
對答如流回答問話像流水壹樣快。形容口才好,反應快。
學貫中西形容知識淵博。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
專心致誌形容仔細思考,集中精神,壹心壹意,絲毫不馬虎,把心思全放在壹件事
上。形容非常認真地去做某件事。致:集中;誌:意誌。
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出處:《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註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滔滔不絕滔滔:形容流水不斷。絕:斷。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的樣子。形容口才很
好,說話連續不斷。
舉壹反三反:類推。列舉出壹件事情,進而以此類推知道其他許多事情。比喻善於
學習,能夠由此知彼。
才華橫溢才華充分顯露。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面而言。很有才華;或充滿了才華。
不遺寸長 寸長:微小的長處。不遺漏壹點點長處。形容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給予稱贊。
出處:《宋史·婁機傳》:“稱獎人才,不遺寸長。”
寸長片善 寸長:壹點兒長處。片:零碎的。形容微小的長處和優點。
出處:宋·歐陽修《乞補館職劄子》:“稍有寸長片善為人所稱者,皆已擢用之矣。”
寸善片長 形容微小的優點和長處。同“寸長片善”。
出處:宋·陳亮《覆吳叔異》:“寸善片長,輒欲與聖賢參列,豪傑爭長,何暇爭百世事業乎!”
獨有千古 具有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同“獨有千秋”。
出處: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七:“唐之李義山(李商隱)、宋之黃涪翁(黃庭堅),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壹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陸遊)、道園(虞集)皆未嘗有此等議論,即使不讀遺山詩集,已自可以獨有千古矣。”
獨有千秋 獨具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可以流傳千古。
出處:清·張履《學箴六首示諸生》:“何窮何通?何得何喪?獨有千秋,斯誌必抗。”
惡不去善 不因為厭惡某人而否定他的優點。
出處:《左傳·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眾善,義之經也。”
各有所長 長:長處、優點。各有各的長處、優點。壹般多指人才而言。
出處:《管子·形勢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
抉瑕掩瑜 瑕:玉上的斑點;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點,埋沒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和短處,而抹煞其優點和長處。
出處:唐·嚴郢《駁議呂諲》:“今太常議荊南之政詳矣……乃抉瑕掩瑜之論,非中適之言也。”
評功擺好 評定成績,擺出優點。
舍短取長 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不計較別人缺點,取其長處,予以錄用。
出處:《漢書·藝文誌》:“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瑕不掩瑜 瑕:玉上面的斑點,比喻缺點;掩:遮蓋;瑜:美玉的光澤,比喻優點。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
出處:《禮記·聘義》:“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瑕不揜瑜 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同“瑕不掩瑜”。
瑕瑜互見 見:通“現”,顯現。比喻優點、缺點都有。
出處: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升庵論文,瑕瑜互見。”
揚長避短 發揮或發揚優點或有利條件,克服或回避缺點或不利條件。
壹筆抹摋 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同“壹筆抹煞”。
壹筆抹殺 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遂將前後愛書,壹筆抹殺。”
壹筆抹煞 抹煞:勾銷。畫壹筆,全部抹掉。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
出處: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壹回:“所以天降奇災,北拳南革,要將歷代聖賢壹筆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為奇的事。”
瑜百瑕壹 比喻優點多而缺點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五:“觀玩全書,瑜百瑕壹,津逮來學,誠為有裨。”
瑜不掩瑕 瑜:玉的光彩,比喻優點;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比喻優點遮蓋不了缺點。
出處:《禮記·聘義》:“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瑜不揜瑕 瑜:玉的光彩,比喻優點;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原指玉之性,美與惡不互相掩蓋,後多比喻優點不能掩蓋缺點。
出處:《禮記·聘禮》作“瑜不揜瑕”。鄭玄註:“瑕,玉之病也。瑜,其中間美者。”
自我表現 顯示或宣揚自己的優點,使自己突出。
出處:蘇雪林《郁達夫及其作品》:“現代文藝裏‘自我表現’,之特多,原是當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