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不少的小人。他們為了奪得自己的利益,不惜壹切代價,甚至誣告他人這是許多英雄名將死在他們的手中。但仍然有不少正義之士,他們做事光明磊落,從來不像小人壹樣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就像我古代有這麽壹句話:?寧負十君子,不得罪壹小人!?這句話意思就是寧願惹是個君子,也不願去得罪壹個小人。
就在我國歷史上有這麽壹位將士,也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證明。他只是因為壹次忘記給車夫分肉,結果讓車夫記恨在心。最終被這位車夫拉去了軍營,從此以後就留下了壹個成語。這個比較倒黴的將軍就叫華元,許多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當年在春秋時期的宋國擔任壹名將士,說起來他家世顯貴是宋朝當地的壹個王室成員。
總的來說,他在家庭背景和地位方面還是有些優勢的,父親叫做華生是宋代宮的四世孫。當年在宋國是壹位大夫,可以稱得上是當時的四朝元老。因為自己醫術比較高明,長期在國家擔任右師因此掌管國政。總的來說,他在春秋戰國時期,既是壹位傑出的政治家,又是壹個外交家同時還掌管壹些軍隊勢力。
如此大任也在宋國撐起了壹片天,但就是這麽壹個優秀的人物,在歷史上卻發生了壹起哭笑不得的事情。在宋文公4年,當時鄭國的公子歸生接受了楚國的命令,直接率領大軍去攻打宋國。因為當時鄭國本身就是壹個比較強大的國家,所以他不僅敢搶周王室的糧食還敢揍天子。不管怎樣這些優勢都是曾經的輝煌,慢慢的這個國家也走向了衰落。最終也只能欺負壹些勢力相對薄弱的小國,在後來的壹次戰爭中他們接連慘敗。
最終主帥被人抓走,兩個主帥,壹個被當作囚犯,另外壹個直接戰死沙場。在這次戰爭過程中,鄭國得到了宋國的戰車460輛,還俘虜了250人,割下了100多名宋軍的耳朵。表面上看他們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其中卻是有原因的。因為在開戰之前華元就用豐厚的夥食犒勞了士兵們,因此他們在第2天的戰爭過程中非常賣力。
從這點來看華元還是壹個非常明智的將領,就是這麽壹個明智的人卻在分夥食的時候出現了遺漏。他卻忘記把羊肉分給壹個名叫羊斟,根據史冊中記載這個人正是華元的車夫。誰知這位車夫可能是太過自卑,感覺自己被人諷刺壹般從此以後就對華元記恨在心。
誰知在第2天的戰爭過程當中,這個車夫直接帶著華元沖進了敵方陣營。在狂奔過程中華元也感覺到了不對勁,連續問自己的車夫到底要做什麽?幸好華元提前發現還沒有等到戰車到達鄭國,中途就逃了回去。這件事情雖然發生在2000多年前,仍然被人記在心中最終演變成壹個成語?各自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