犖犖大端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uò luò dà duān,比喻主要的項目,明顯的要點。出自《史記·天官書》。
解釋: 犖犖:清楚、分明的樣子。指主要的項目,明顯的要點。
出處: 《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舉例造句: 今之言變法者,其犖犖大端,必曰練兵也,開礦也,通商也。 清·梁啟超《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
天官書》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壹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古人們為了認識星象、研究天體,很早便人為地把星空分成若幹區域,中國稱之為星官,西方喚之為星座。中國古代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記錄見諸於《史記·天官書》中。
《史記·天官書》把全天分成“五宮”:“中宮”是指北極周圍的天區,象征以天帝為代表的中央朝廷;而東、南、西、北四宮,是以二分二至所在星官為中心建立起來,與四季相對應,象征天帝巡行天下的四季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