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諸侯盟,誰執牛耳?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七年》
解釋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後泛指在某壹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占優勢
結構動賓式
押韻詞......
年代古代
英語bearthebell<betheacknowledgedleader;occupyaleadingposition>
成語示例太倉之執牛耳,海內無不受其牢籠。清·黃宗羲《姜山啟彭山詩稿序》
成語例句
◎ 因此,把盟主叫作"執牛耳",後來把凡主持其事的霸主,均稱為"執牛耳"。
◎ 於是,各國諸侯都想利用周天子這塊"天下***主"的招牌,打起所謂"尊王攘夷"的旗號,造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勢,好在結盟的會議上、手執牛耳,發號施令。
◎ 流行歌曲在臺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可以在中文國家中"執牛耳"了。
◎ 因此,為了保衛本國的安全和海洋權益,印度決定大力發展海軍,使其成為壹個海上強國,並"執牛耳於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