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聞目睹 ěr wén mù dǔ
成語解釋: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見親眼看到。
成語出處:魯迅《吶喊 壹件小事》:“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成語例子:我從鄉下跑京城裏,壹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魯迅《吶喊 壹件小事》)
2、耳聞目覽 ěr wén mù lǎn
成語解釋: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成語出處:唐 孫揆《靈應傳》:“寶及晡方寤,耳聞目覽,恍然如在。”?
成語用法:耳聞目覽作賓語、定語;指所見所聞。
3、耳聞目擊 ěr wén mù jī
成語解釋:擊:接觸。親自聽說,親眼看見。
成語出處:宋·劉克莊《後村全集·回劉汀州書》:“仆不佞,於世之傑士仁人,……皆耳聞目擊,壹旦因賢嗣顯揚之請,遂得附名驥尾,以詔不朽,豈非幸歟!”
成語例子:秦牧《花蜜與蜂刺》:“這類素材,顯然和他在獄中耳聞目擊的事情有密切的關聯。”
4、耳聞目見 ěr wén mù jiàn
成語解釋: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成語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夫信謗之征,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或乃精誠不深,業緣未感,時儻差闌,終當或報耳。”
成語例子:茅盾《漫談文藝創作》:“許多青年作家長年累月,耳聞目見,都是這壹套東西。”
5、耳聞眼睹 ěr wén yǎn dǔ
成語解釋: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成語出處:元 秦簡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耳聞眼睹,非止壹端,因而憂悶成疾。”?
成語用法:耳聞眼睹作謂語、定語;用於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