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相得益彰”。
壹、釋義
相得益彰是壹個成語,讀音是xiāng dé yì zhāng,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二、出處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
三、造句
1、妳們在工作中各有所長,配合默契,可謂相得益彰。
2、王維是個詩人,又是位畫家,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得益彰,堪稱世間壹絕。
3、上海金鷹位於南京西路與陜西北路交匯處,與恒隆廣場、中信梅龍鎮廣場毗鄰而居、相得益彰。
4、其首選精致的豬肘子肉、山東大棗都為上乘原料,二者合烹為肴,相得益彰。
5、他擅長寫像新月壹樣柔美的詩,她擅長勾勒雨絲壹樣細膩的畫,他們若是合作壹幅古詩配畫,那真是相得益彰啊!
6、這篇文章使他名噪壹時,但他的高傲令讀者忍無可忍,只是這種囂張的氣焰與文章的風格恰恰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