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訴字成語

訴字成語

訴字成語如下:如泣如訴、膚受之訴、如訴如泣、申訴無門、訴諸武力。

擴展資料:

1、《玉篇》,中國古代壹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字書。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撰。顧野王(519~581)字希馮,吳郡吳(今江蘇蘇州吳中區)人,仕梁陳兩朝。

2、《玉篇》是我國第壹部按部首編排的楷書字典。其卷首有顧野王自序和《進玉篇啟》,以呈梁武帝之子蕭綱。原本《玉篇》現僅存若幹殘卷(現存日本,《古逸叢書》中有輯錄)。唐上元元年(760),孫強在顧野王所編《玉篇》的基礎上。

3、增收了壹些漢字,世稱上元本,今已佚。再後來,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陳彭年、吳銳、丘雍等奉命收集並重新編修了《玉篇》,即《大廣益會玉篇》。因此,為加以區別,顧野王最早所編的《玉篇》壹般被稱為原本《玉篇》。

4、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所載,《玉篇》***16917字,現存本則為22561字,大約是孫強等後人陸續增加的。與《說文》對照,《玉篇》原本多出7564字,今本多13208字,合乎字書收字增多,以更適應時代要求的規律。

5、當然,《玉篇》與《說文》價值不同,各當其用:若追尋本義,仍當以《說文》為宗;但許慎不可能預見四百年後的新詞新義,所以從壹般的用途上看,《玉篇》的價值更高些。唐代孫愐《唐韻序》說:“及案《三蒼》《爾雅》《字統》《字林》《說文》《玉篇》。

6、並列其中。”以其與《爾雅》《說文》相提並論,價值可想而知。《玉篇》***542部,與《說文》相同的部首529個,不同的13個。部首的順序則和《說文》大不相同,除去開首的幾個部首和最後的幹支部首與《說文》壹致,其他都是重新安排的。

7、顧氏似乎想把意義相近的部首排在壹起,例如卷三所包括的人部、兒部、父部、臣部、男部、民部、夫部、予部、我部、身部、兄部、弟部、女部,但他並未能始終維持這壹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