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濤景區
聽濤景區是東湖最早建成開放的“老兵”景區。2007年2月18日,壹個不平凡的元旦,聽濤景區開始對公眾免費開放。成為最早對遊客免費開放的東湖景區。
聽濤景區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景觀群為核心,文化底蘊豐厚,適宜尋古、探幽、憶歷史變遷。與山水文人進行跨時空的對話,跟隨偉人的腳步,尋找自己靈魂的棲所,尋找自己內心的力量。
01星音閣
航閣是聽濤景區的標誌性建築之壹,因《楚辭》年屈原寓意“走在江邊”而得名。金字塔形屋頂的四個角,有三個飛檐和郭沫若題寫的匾額。
屈原全身佇立亭前,儀態端莊,體態優雅,千百年可見。設置新的木平臺和青石板路。還可以在戲中沿著河岸唱,背幾個字《橘頌》,《離騷》。
02藏白源
蒼柏園是為紀念東湖之父周蒼柏而建,原名廣海農場。園內周家人手拉手、談笑風生的雕塑群,仿佛看到了今天的東湖,真正成了人間天堂。
公園裏有周蒼柏紀念館和周孝嚴紀念館,裏面記錄著他們的生平事跡和壹些珍貴的實物。仔細瀏覽可以追溯到東湖的起源,歷史和未來在這裏交織譜寫出美麗的篇章。
03田常大廈
天空塔建於1956年,寬敞明亮,布局合理,左右樓閣由柱子連接在末端,總面積約1775平方米,可同時容納數千人用餐和喝茶。其中有“秋水***天壹色”的悠遠之感,故名。
難怪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曾多次在此宴請和接待中外友人。天空塔在外交史上也有壹席之地。
04碧潭觀魚
碧觀湖的魚,有“味”的布局,別出心裁,自帶垂手戲水的自然親切。九橋畫廊,與琵琶亭環環相扣,是避暑的好去處。
現在池子裏有80多種金魚。頭頂繡球的“紅頭”和銀釘紅纓的“鵝頭紅”正成群結隊地在水中嬉戲。僅僅壹袋魚食就能滿足童年的回憶。
05寓言花園
寓言園是中國第壹個以中國古代寓言為主題的雕塑園。各種雕塑23組,生動多樣。其中《盲人摸象》、《龔宇移山》等都是教科書中耳熟能詳的故事,部分雕塑作品獲1987年全國城市雕塑最佳作品獎。
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通過視覺呈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經常能看到家長帶著孩子去體驗東湖特殊的習語課堂。玩中學很開心。
06曲子文化園
屈子文化園以屈原文化為核心。升級後的公園在許多方面營造了身臨其境的遊覽氛圍,讓我們更接近歷史。
園內種植有20多種《楚辭》常見植物,如南天竹、香蒲等。漫步其中,妳可以體會到“香草美人”的優雅。夜晚中軸線上的光影秀,展現的是屈原的詩詞歌賦、傳說軼事,保證妳每壹步都有故事和風景。
磨山景區
磨山景區融山川於壹體,山川湖泊形成大寫意的自然風貌。楚風水韻蘊含著豐富的楚文化內涵,源遠流長。隨著東湖綠道的逐步建成,東湖磨山景區自2016年12月28日起正式免費開放,成為東湖繼聽濤景區之後的第二個景區。
它不僅承載了悠久的歷史,也見證了浪漫的愛情;它不僅是孩子們的遊樂場
根據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的風貌,東湖城體現了楚國高水建城的精髓。標題“程春”是甲骨文,由甲骨文學者胡厚宣題寫。
遙望圍欄,三山兩湖,峰巒如碧,碧波萬頃,勇立潮頭的武漢雅,將“跳東湖”的據點選在了楚城門。80年歷史煥發青春,傳統與潮流在東湖的浪花中碰撞交融。
02盆景
山野盆景園博采江南園林之精華,收藏近萬盆盆景,萬余種古樹名木。花墻與小路相連,曲徑通幽。園中古樹蒼翠,有皇家園林的氣息。清新脫俗的古風照片隨手可拍。
長夏未盡,40畝荷塘紅蓮滿,風吹清香。九曲回廊上面的亭子可以用來賞花和休息,人們可以在花叢中拍照,以保持這個水池在夏天的美麗。
03千帆館
千帆亭坐落在磨山的山腰上,這裏湖風習習,水波蕩漾。爬上長長的梯子,妳可以壹眼看到大半個東湖。
這裏是電影《最好的我們》的取景地,也是屬於懷玉心中的“深秋高地”,珍藏著不為人知的愛情秘密。如果妳想加入同壹部電影的浪漫,妳必須來這裏。回顧我的青年時代,我從未見過千帆。
04杜鵑花園
高山杜鵑園是以觀賞杜鵑花為主題的特色植物園,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種植的牡丹品種有30多個,近80萬株,數量首屈壹指。
園中不僅有鮮紅的毛杜鵑、夏娟等常見品種,還有粉紅泡泡、玉麒麟等珍貴的杜鵑,讓少女心爆棚。花開時,滿山的杜鵑花春意盎然。
05竹北亭
隱於磨山深處的竹北亭,是壹座開放式的二層亭子,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馬卡龍的纜車穿越磨山,綠瓦紅柱的亭廊是最好的觀景框架。在晴朗的天氣裏,妳可以瞥見長江與天空的分界線。
“竹北亭”是為了紀念朱德下東湖而建的。牌匾是郭沫若手書,字跡蒼勁。朱德名言,“東湖暫時比西湖好,但將來會比西湖好。”對東湖充滿了許多殷切的希望。
06燕廊廳
朗亭很少見到,但卻是東湖少有的石刻亭廊建築。亭脊刻有雲紋,古色古香。有壹種《壹代宗師》的隱士氣質,像傳說中的開場白。
宋代詩人元朔說:“壹波煙繞六十裏,幾對西寒鴉有千千萬萬個青年。”東湖的幽雅成為亭名的由來。海浪依舊浩瀚,對東湖的熱愛從古至今都是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