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後方進門。”
2足智多謀
釋義 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壹折:“此人足智多謀,可與***事。”
3智周萬物
釋義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周易?系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4正直無私
釋義 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出處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孔穎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壹心不二也。”
5正正之旗
釋義 正正:整齊。排列整齊的軍旗。借喻強盛整肅的軍隊。
出處 《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6自知之明
釋義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7振振有辭
釋義 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
出處 清?梁啟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8正中下懷
釋義 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處 《後漢書?劉玄傳》:“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9沾沾自喜
釋義 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出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捉賊捉贓
釋義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11至死靡它
釋義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壹,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出處 《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12炙手可熱
釋義 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出處 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13終身大事
釋義 終身:壹生。關系壹輩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出處 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壹時間憑著兩局賭賽,偶爾虧輸,便要認起真來,草草送了終身大事,豈不可羞。”
14鄭人爭年
釋義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壹人曰:‘吾與堯同年。’其壹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15知人善任
釋義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處 漢?班彪《王命論》:“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壹曰帝堯之功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征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