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學而時習之——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論語·學而》(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2、不亦樂乎——不是很高興的嗎?《論語·學而》(1·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3、犯上作亂——犯:幹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論語·學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4、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論語·學而》(1·3):“巧言令色,鮮矣仁!”
1-5、壹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論語·學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1-6、三省吾身——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論語·學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1-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8、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後,還有剩余的精力和時間。《論語·學而》(1·6):“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1-9、賢賢易色——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論語·學而》(1·7):“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10、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論語·學而》(1·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11、慎終追遠——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論語·學而》(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2、溫良恭儉讓——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論語·學而》(1·10):“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1-13、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論語·學而》(1·12):“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14、敏於事慎於言——敏:奮勉,慎:小心。辦事勤勉,說話謹慎。《論語·學而》(1·1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1-15、貧而樂道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為樂事。《論語·學而》(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1-16、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論語·學而》(1·15):“《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17、告往知來——告訴了這壹點,就可以知道另壹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系,據此知彼。《論語·學而》(1·15):“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為政篇第二》
2-1、眾星拱北——拱:環繞,拱衛;北:指北極星。天上眾星拱衛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論語·為政》(2·1):“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之。”
2-2、北辰星拱——北辰:北極星;拱:環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四面環繞。舊時比喻治理國家施行德政,天下便會歸附。後也比喻受眾人擁戴的人。《論語·為政》(2·1):“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之。”
2-3、壹言以蔽之——蔽:遮,引伸為概括。用壹句話來概括。《論語·為政》(2·2):“《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4、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5、而立之年——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6、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7、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8、耳順之年——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9、從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10、犬馬之養——供養父母的謙辭。《論語·為政》(2·7):“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11、因材施教——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誌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論語·為政》“子遊問孝”(2·7)、“子夏問孝”(2·8)。朱熹集註引宋程頤曰:“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2-12、溫故知新——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論語·為政》(2·1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13、君子不器——君子不應該成為像器皿壹般只具有單壹用途的人。《論語·為政》(2·12):“君子不器。”
2-14、周而不比——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論語·為政》(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2-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只學習卻不讀書,就會缺乏信心。《論語·為政》(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6、異端邪說——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論語·為政》(2·16):“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2-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論語·為政》(2·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8、多聞闕疑——聞:聽;闕疑:有疑問的地方要保留。雖然見多識廣,有不懂之處,還應存有疑問。指謙虛謹慎的治學態度。《論語·為政》(2·18):“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
2-19、言寡尤,行寡悔——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論語·為政》(2·18):“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20、舉直措枉——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論語·為政》(2·19):“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2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壹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麽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論語·為政》(2·2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22、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論語·為政》(2·24):“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篇第三》
3-1、是可忍,孰不可忍——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麽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論語·八佾》(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杞宋無征——指資料不足,不能證明。《論語·八佾》(3·9):“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3-3、了如指掌了若指掌如指諸掌——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裏給人家看壹樣。《論語·八佾》(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3-4、告(gù)朔餼(xì)羊——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壹只羊應付壹下。後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論語·八佾》(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3-5、愛禮存羊——由於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論語·八佾》(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3-6、樂而不淫——快樂而不過分。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論語·八佾》(3·20):“《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7、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論語·八佾》(3·20):“《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8、成事不說——說:解說。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說;後指事情已過,不要再解說。《論語·八佾》(3·2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9、既往不咎不咎既往——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論語·八佾》(3·21):“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3-10、盡美盡善——盡:極。極其完善,極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無缺。同“盡善盡美”。《論語·八佾》(3·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裏仁篇第四》
4-1、裏仁為美——跟有仁德的人住在壹起,才是好的。《論語·裏仁》(4·1):“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2、造次顛沛——流離失所,生活困頓。《論語·裏仁》(4·5):“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4-3、觀過知仁——察看壹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論語·裏仁》(4·7):“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4-4、朝聞夕死——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論語·裏仁》(4·8 ):“朝聞道,夕死可矣。”
4-5、惡衣惡食——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論語·裏仁》(4·9 ):“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6、無適無莫——適:厚;莫:薄。待人處事不分厚薄,沒有偏向。《論語·裏仁》(4·10):“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4-7、壹以貫之——貫:貫穿。用壹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論語·裏仁》(4·15):“參乎!吾道壹以貫之。”
4-8、見賢思齊——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論語·裏仁》(4·1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9、遊必有方——要是出遊,必須要告知去處。《論語·裏仁》(4·1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4-10、壹則以喜,壹則以懼——壹方面高興,壹方面又害怕。《論語·裏仁》(4·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
4-11、訥言敏行——訥言:說話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論語·裏仁》(4·2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公冶長篇第五》
5-1、瑚璉之器——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論語·公冶長》(5·4):“子貢問日:'賜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5-2、聞壹知二——聽到壹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論語·公冶長》(5·9):“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壹以知十,賜也聞壹以知二。”
5-3、聞壹知十——聽到壹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論語·公冶長》(5·9):“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壹以知十,賜也聞壹以知二。”
5-4、朽木不雕朽木難雕朽木不可雕——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論語·公冶長》(5·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5-5、朽木糞土朽木糞墻——朽木:爛木頭;糞土:臟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對社會沒有用處的人。《論語·公冶長》(5·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5-6、聽其言而觀其行——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論語·公冶長》(5·10):“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7、敏而好學——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論語·公冶長》(5·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8、不恥下問——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論語·公冶長》(5·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9、善與人交——善於與別人交朋友。《論語·公冶長》(5·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5-10、三思而行三思而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後再去做。《論語·公冶長》(5·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5-11、愚不可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論語·公冶長》(5·21):“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12、斐然成章——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論語·公冶長》(5·22):“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13、不念舊惡——念:記在心上。不計較過去的怨仇。《論語·公冶長》(5·23):“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5-14、安老懷少——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論語·公冶長》(5·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5-15、計過自訟——檢討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自責。《論語·公冶長》(5·27):“已矣乎,吾未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雍也篇第六》
6-1、行不貳過——指犯過的錯誤不再犯。《論語·雍也》(6·3):“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6-2、遷怒於人——受甲的氣向乙發泄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論語·雍也》(6·3):“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朱熹註:“怒於甲者,不移於乙。”
6-3、肥馬輕裘乘肥衣輕——裘:皮衣。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生活奢侈豪華。《論語·雍也》(6·4):“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6-4、周急繼乏周急濟貧周貧濟老——周:接濟。繼:幫助。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論語·雍也》(6·4):“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濟富。”
6-5、犁生骍角——指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論語·雍也》(6·6):“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疏:“雜文曰犁。骍,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稱謂仲弓,……言仲弓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也。”
6-6、壹簞壹瓢——壹簞食物,壹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論語·雍也》(6·11):“壹簞食,壹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7、簞食瓢飲——壹簞食物,壹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論語·雍也》(6·11):“壹簞食,壹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8、陋巷簞瓢——陋:簡陋,窄小;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住在陋巷裏,用簞吃飯,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極為窮苦。《論語·雍也》(6·11):“壹簞食,壹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9、不改其樂——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於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論語·雍也》(6·11):“壹簞食,壹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0、不堪其憂——憂:愁苦。不能忍受那樣的愁苦。《論語·雍也》(6·11):“壹簞食,壹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1、行不由徑——徑:小路,引伸為邪路。從來不走邪路。比喻行動正大光明。《論語·雍也》(6·14):“有淡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6-12、祝鮀之佞——祝鮀,春秋衛人,能言善辯,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後因以為佞人的典型。《論語·雍也》(6·16):“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6-13、文質彬彬——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論語·雍也》(6·1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14、敬而遠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論語·雍也》(6·22):“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6-15、先難後獲——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論語·雍也》(6·22):“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6-16、樂山樂水——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論語·雍也》(6·2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6-17、從井救人——從:跟從。跳到井裏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比喻冒險救人。《論語·雍也》(6·26):“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6-18、博文約禮——博: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論語·雍也》(6·27):“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6-19、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6·29):“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6-20、博施濟眾——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論語·雍也》(6·30):“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6-21、立人達人——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位。 《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6-22、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別人著想。《論語·雍也》(6·30):“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述而篇第七》
7-1、述而不作——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論語·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2、信而好古——信:相信;好:愛好。相信並愛好古代的東西。《論語·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3、愛素好古——指愛好樸質,不趨時尚。《論語·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7-4、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論語·述而》(7·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5、誨人不倦——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論語·述而》(7·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6、不憤不啟——憤:心裏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啟發。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論語·述而》(7·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7-7、不悱不發——悱:心裏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論語·述而》(7·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7-8、舉壹反三——反:類推。比喻從壹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論語·述而》(7·8):“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9、壹舉三反——指善於推理,能由此及彼。《論語·述而》(7·8):“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10、壹隅三反——從壹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論語·述而》(7·8):“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11、用行舍藏——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論語·述而》(7·11):“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7-12、壹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後在元劇中比喻不顧壹切。《論語·述而》(7·11):“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源自《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壹,莫知其他。”
7-13、暴虎馮河——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論語·述而》(7·11):“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源自《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壹,莫知其他。”
7-14、死而無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論語·述而》(7·11):“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7-15、臨事而懼——臨:遭遇,碰到;懼:戒懼。遇事謹慎戒懼。《論語·述而》(7·11):“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7-16、執鞭隨蹬——手裏拿著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願意追隨在左右。《論語·述而》(7·12):“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7-17、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註意力於某壹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論語·述而》(7·14):“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7-18、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願望實現。《論語·述而》(7·1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19、飲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0、飯蔬飲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1、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著。枕著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憂無慮。《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2、樂在其中——喜歡做某事,並在其中獲得樂趣。《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3、富貴浮雲——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於我就象浮雲那樣輕飄。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論語·述而》(7·1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24、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論語·述而》(7·1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7-25、樂以忘憂——由於快樂而忘記了憂愁。形容非常快樂。《論語·述而》(7·1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7-26、不知老之將至——不知道老年即將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論語·述而》(7·19):“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