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殊塗 [chū chǔ shū tú] 亦作“出處殊途”。謂出仕與隱居的態度各不相同。
大事不糊塗 [dà shì bù hú tú] 指在有關政治的是非問題上能堅持原則,態度鮮明。
東抹西塗 [dōng mò xī tú] 見“東塗西抹”。
胡裏胡塗 [hú lǐ hú tú] 形容不明事理或對事物的認識模糊
糊糊塗塗 [hú hú tū tū]
糊裏糊塗 [hú lǐ hú tú]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彗泛畫塗 [huì fàn huà tú] 彗:掃帚;汜:以水灑地。塗:泥。謂以帚掃穢,以刀劃泥。比喻極其容易。《漢書·王褒傳》:“及至巧冶鑄幹將之樸,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咢。水斷蛟龍,陸犀革。忽若彗汜畫塗。”顏師古註:“彗,帚也。汜,把灑地也。塗,泥也。加以帚掃汜灑之地,以刀畫泥中,言其易。” 彗汜畫塗 [huì sì huà tú] 彗:掃帚;汜:水灑地;塗:泥土。用帚掃灑水在地上,用刀劃泥土。比喻極容易做的事。
見豕負塗 [jiàn shǐ fù tú] 看見豬趴在路上。比喻骯臟汙穢。
呂端大事不糊塗 [lǚ duān dà shì bù hú tú] 喻指辦事堅持原則。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難得糊塗 [nán dé hú tú] 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
同歸殊塗 [tóng guī shū tú]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壹致而百慮。”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然終究同歸於壹。後泛指途徑不同而結果相同。
曳尾泥塗 [yè wěi ní tú] ①同“曳尾塗中”。②比喻卑鄙齷齪的行為。
壹塌胡塗 [yī tā hú tú] 見“壹塌糊塗”。
壹塌糊塗 [yī tā hú tú]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壹榻胡塗 [yī tà hú tú] 見“壹塌糊塗”。
摘埴索塗 [zhāi zhí suǒ tú] 盲人以杖點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為。 擿埴索塗 [zhì zhí suǒ tú] 擿埴:敲地;索:探求;塗:道路。指盲人用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擿植索塗 [huài zhí suǒ tú] 見“擿埴索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