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需系鈴人的成語出自南京清涼山上的清涼寺壹個叫法燈的和尚。
壹、成語故事。
南唐時金陵清涼寺(今清涼山公園清涼寺)有壹位泰欽法燈禪師,他性格豪放,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寺內壹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獨主持法眼禪師對他頗器重。
有壹次,法眼在講經說法時詢問寺內眾和尚:“誰能夠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法燈剛巧走過來,法眼又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法燈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個把金鈴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
法眼聽後,認為法燈頗能領悟佛教教義,便當眾贊揚了他。這件事之後法燈深得法眼禪師的賞識,後來在法眼禪師座下作維那(寺廟中統攝僧眾統管禪堂的主要負責人),協助法眼開創了佛教五宗中著名的法眼宗。
二、成語釋義。
解鈴還需系鈴人用來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解鈴還需系鈴人的例句:
1、年輕的時候,常常為壹個人的離開而陷入傷春悲秋,盡聽旁人說,解鈴還須系鈴人。好不容易用了三五七年的時間,才明白了錯在哪裏:解鈴確實須要系鈴人,但系鈴的人不是他,而是我自己啊。
2、這個不急,幾件怪事都是近期所出,我料想或許和妳們的對頭有些幹系,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我們今天晚上就去探探他們的底兒!
3、她生氣是因為妳錯怪了她,解鈴還須系鈴人,還是妳去向她賠禮道歉吧。
4、心病猶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系鈴人,冥想可以幫妳找出枷鎖、松開及解除它們。
5、正是,妳猜的沒錯,祖師認為壹切皆因自己和祖母清兒之間的糾葛造成,解鈴還須系鈴人,他想著跟祖母有個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