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泰山梁木成語接龍的意思

泰山梁木成語接龍的意思

泰山梁木成語接龍的意思如下:像泰山崩塌,梁木毀壞壹樣;比喻偉人死亡。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五嶽之壹,有“五嶽之首”“天下第壹山”之稱

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歷史,集國家興盛、民族存亡的象征於壹身,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東方文化的縮影,“天人合壹”思想的寄托之地,承載著豐厚的地理歷史文化內涵,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

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體上既有寺廟、宮、觀等古建築群29處,古遺址128處,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處。

其景巍峨雄奇、幽奧俊秀,有石塢松濤、雲海玉盤等美麗壯闊的自然景觀。其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地質奇觀和諧融為壹體,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美學和科學價值。

1982年,泰山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為中國第壹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2年,泰山被評為“中華十大文化名山”之首。2005年,泰山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6年,泰山因其獨特的地質價值,成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3月,泰山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2月,泰山被命名為中國首座“中國書法名山”。

在中生代期間,於山的南麓產生壹條NEE向的泰前斷裂,處於斷裂北盤的原來古泰山,不斷擡升隆起遭受風化剝蝕。到新生代,泰山繼續大幅度掀斜擡升,在山體的高處,把原來覆蓋在古老變質雜巖上的沈積蓋層全部剝蝕掉,20多億年前形成的變質雜巖。

才又得以重新出露於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即距今三千萬年左右,泰山的總體輪廓才基本形成。後來在各種外力地質作用的不斷侵蝕切割和風化剝蝕下,逐漸塑造成雄偉壯觀的泰山地貌景觀。

中生代形成的位於泰山南麓的NEE向泰前斷裂,傾向南東,傾角70—80度,北盤為太古代的泰山雜巖,南盤為寒武紀的灰巖和頁巖,表現為正斷層的形式,斷層帶寬幾十米至上百米,由多條斷層和多個斷片所組成,走向延伸百余千米,具有落差大、延伸遠、力學性質復雜和多期活動的特點,自晚侏羅紀形成以來,其活動壹直延續到現代。

使北盤的泰山不斷擡升遭受風化剝蝕,南盤的泰萊盆地不斷下降接受沈積。它直接控制泰山和泰萊盆地的形成與演化,是兩者的天然分界線,對泰山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控制作用。泰山作為壹個年青的斷塊山系,是泰前斷裂北盤不斷掀斜擡升和新構造運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