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誰能說出壹些關於孫權、呂蒙、魯肅的成語故事,要詳細

誰能說出壹些關於孫權、呂蒙、魯肅的成語故事,要詳細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

孫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

當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妳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脫。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妳研究儒家經典當朝廷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的閱讀,了解歷史罷了。妳說事務繁多,哪能比得上我(事務繁多)?我經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好處的。”於是呂蒙開始從事學習。等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談論的時候,十分驚訝的說:“妳現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當年那個)吳下的小阿蒙了!”呂蒙說:“和他人分別幾天,就應該刮目相待,長兄為什麽了解事情這麽晚呢!”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後就走了

成語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繼其兄孫策據有江東六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和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後在吳蜀彜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公元229年)稱帝於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孫權非常喜歡喝酒,酒喝多了,往往會耽誤大事。不過,他有個特點,能虛心聽取別人勸說,改正錯誤。這裏介紹他能聽諷納諫的兩則小故事。

孫權當了吳王之後,就大擺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將要結束的時候,他親自起身,向大臣們行酒。走到騎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裝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孫權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於是孫權大怒,手持利劍要殺他。當時在座的大臣都嚇得不敢上前勸阻,只有大司農劉基上前抱住了孫權,不讓他去殺虞翻,並勸說:大王在飲酒之後,殺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當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誰知道呢?正是因為大王能廣招人才,容納賢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風而至,現在壹下子廢棄了自己的好名聲,這樣做值嗎?孫權說:曹操尚且殺掉孔融,我為何不能殺虞翻呢?劉基說:曹操輕易害死賢人,天下人都反對他。而大王施行仁義,與堯舜這樣的賢君相比,怎麽可以與曹操相提並論呢?孫權聽了劉基的壹番話後,怒氣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於死罪。酒席後,孫權對手下人說:從今以後,我酒後說要殺人,妳們都不要去殺。

又有壹次,孫權在武昌臨釣臺飲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後他叫人用水灑席上的大臣,並對大家說:今天飲酒,壹定要醉倒在這裏不可。當時,任綏遠將軍的張昭,板起臉孔,壹言不發地離開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車內。孫權派人叫他回去,說:今天只不過是***同飲酒,取樂罷了,妳為什麽要發怒?張昭回答說:過去紂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長夜之飲,也是為了快樂,不認為是壞事。孫權聽了,壹句話也不說,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於是立即撤了宴席。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後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裏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壹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後來向孫權推薦了魯肅。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壹戰,並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後,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壹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後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於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鬥爭。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並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壹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