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張膽原指有膽識,敢做敢為,後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等《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白話文:今天的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戰死,不無賴而生了。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
肆無忌憚:
指恣意妄行,毫無顧忌。
白話文:“給您親人的議論交作,肆意無所顧忌。”
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指壹點沒有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