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淋淋的拼音:xiān xuè lín lí。
相關內容
鮮血淋淋的意思
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流血場面。
示例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七十壹回:“也有打破頭的,鮮血淋漓,好不慘傷。”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五十四回:“荀林父同韓厥,從後營登車,引著敗殘軍卒,取路山右,沿河而走,棄下車馬器仗無算、先谷自後趕上,額中壹箭,鮮血淋漓,扯戰袍裹之。”
始纏之時,其女百般痛苦,撫足哀號,甚至皮腐肉敗。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
鮮血淋淋的典故
鮮血淋淋是壹個漢語成語,形容血液流淌的樣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中,描述林沖因為腳上被新草鞋打破而血流不止的情況。
在古代,這個成語還與壹些歷史故事有關。比如在西漢·劉向的《戰國策·秦策壹》中,蘇秦讀書欲睡時,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這個故事說的是蘇秦為了保持清醒而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結果血流不止。
此外,在東漢·班固的《漢書》中,也有壹個孫敬的故事。孫敬好學,每天壹早就起來讀書,直至深夜。因為疲勞瞌睡,會不知不覺地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壹頭拴在屋梁上,壹頭系在自己的頭發上。這樣以來,如果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疼。這個故事表現了孫敬對學習的執著和刻苦。
總的來說,鮮血淋淋這個成語既可以形容血液流淌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遭受傷害或痛苦的嚴重程度。
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當時有壹個叫做孫敬的年輕人,他非常熱愛學習。每天早晨,他都會早早地起床,開始自己的學習。由於他學習得非常刻苦,時常會感到疲倦和困乏。為了不讓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打瞌睡,他想出了壹個辦法。
孫敬找來壹根繩子,壹端拴在房子的房梁上,另壹端系在自己的頭發上。這樣,每當他打瞌睡時,頭發就會被繩子拉扯,從而讓他重新清醒過來。這種方法雖然有些痛苦,但確實很有效。孫敬可以繼續保持自己的學習狀態,不受困倦的影響。
然而,有壹天晚上,孫敬讀著讀著睡著了。繩子沒有拉扯到他的頭發,他的頭低垂下來,碰到了桌上的書。這壹碰讓他的頭破血流,鮮血流淌下來,把他的臉和書都染紅了。這個情景讓人感到非常驚恐和悲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孫敬對學習非常執著和刻苦,但他的學習方法並不科學。如果他沒有用繩子拴住頭發,而是選擇休息或者用更科學的方法來緩解困倦,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了。這個故事提醒我們要註意自己的身體和健康,不要為了追求成績而過度消耗自己的身體和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