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在四方 誌:誌向;四方:各處天下。形容有遠大的誌向和理想。
有誌之士 指有抱負有理想的人。
雄心壯誌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誌願。
雄心勃勃 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文修武備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規,已符合標準。備:準備完畢。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
天造地設 造:制作;設: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天下為公 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壹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唐虞之治 〖解釋〗唐虞:唐堯、虞舜,傳說中的古代聖帝賢君。舊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樂的理想時代。
世外桃源 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壹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生死不渝 渝:改變。無論活著還是死去都不會改變。形容對理想、信念、友誼、盟約等忠貞不移。
求誌達道 謂隱居以保全自己的意誌,行義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是儒家壹種理想的人生觀。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願望實現。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解釋〗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夢見周公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為孔子哀嘆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後多作為瞌睡的代稱。
得其所哉 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道合誌同 謂彼此的誌趣理想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