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三國魏李蕭遠《運命論》:“及其遭漢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殘山剩水 解釋 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後殘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出處 唐·杜甫《遊何將軍山林》:“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示例 然而南宋的小朝廷卻仍舊在~間的黎民施威,在~間行樂。(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
臣心如水 解釋 心地潔凈如水。比喻為官清廉。
吹皺壹池春水 解釋 作為與妳有何相幹或多管閑事的歇後語。
海水群飛 解釋 比喻國家不安寧。出處 漢朝揚雄《太玄經·劇》:“海水群飛,終不可語也。”
近水樓臺 解釋 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系。
出處 宋朝俞文豹《清夜錄》:“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解釋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出處 《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解釋 比喻這壹方面有情,那壹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木本水源 解釋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處 《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山長水遠 解釋 比喻道路遙遠艱險。
出處 唐朝許渾《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詩:“謾誇書劍無好處,水遠山長步步愁。”
山高水長 解釋 原比喻人的風範或聲譽象高山壹樣永遠存在。後比喻恩德深厚。
出處 宋朝範仲淹《嚴先生祠堂記》:“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清塵濁水 註音 qīng chén zhuó shuǐ 解釋 比喻相隔很遠,會面沒有希望。
出處 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水晶燈籠解釋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出處 《宋史·劉隨傳》:“隨臨事明銳敢行,在蜀人號為水晶燈籠。” 水陸雜陳 註音 shuǐ lù zái chén 解釋 形容菜肴豐富。
水落歸槽註音shuǐluòguīcáo解釋 四溢的洪水流入了河槽。比喻壹心惦記著的事有了著落。
菽水承歡 解釋 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水深火熱 解釋 老百姓所受的災難,象水那樣越來越深,象火那樣越來越熱。比喻人民生活極端痛苦。 出處 《莊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熱。”
望穿秋水 解釋 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
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解釋 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示例 這篇文章所闡述的所謂理論,其實是~,根本就站不住腳。
行雲流水 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象漂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壹樣。 出處《宋史·蘇軾傳》:“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壹口吸盡西江水 解釋 原是壹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後比喻過於性急,想壹下子就達到目的。 出處 《景德傳燈錄》:“待汝壹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盈盈壹水 解釋 比喻相隔不遠。《古詩十九首》之十:“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