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的成語: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的意思是: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
1、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2、用法: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
3、近義詞:錦上添花、點石成金
4、反義詞:畫蛇添足、弄巧成拙
5、出處: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於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白話文: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墻壁上畫了四條龍,但沒有畫眼睛,他常常說:點了眼睛龍就飛走了。人們都認為很荒唐,僧繇就點了其中壹條龍的眼睛。)
擴展資料:
畫的相關組詞:
1、貼畫[tiē huà]?
貼在墻上的年畫、宣傳畫等:百壽圖貼畫。
2、畫本[huà běn]?
繪畫的範本。
3、畫筆[huà bǐ]?
繪畫用的筆。
4、畫家[huà jiā]?
擅長繪畫的人。
5、畫圖[huà tú]?
畫圖形(多指圖樣或地圖):畫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