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間在濮水之上,春秋時衛國地。濮水,也叫濮渠,流經春秋衛地。源有二支,壹支首受濟水於今封丘縣西,東北流;壹支首受黃河於今原陽縣北,東流經延津縣南。二支合流於長垣縣西,經滑縣、濮陽縣入山東註巨野澤。濮陽即因此水而得名。後因黃河決口、改道,漸被淹沒。 春秋時,濮水之畔,土地平闊氣候溫和,桑樹遍野,謂桑間濮上。當時衛國音樂不僅優美動聽,而且相當普及。但在當時中華風氣崇尚正派嚴謹、以禮持身的春秋諸國中,“鄭衛之音”被公認為淫靡放縱的代表,具體事例記載極多。以科學嚴謹的考證,當時的青年男女並非勞動,也絕非歌舞甚至是自由談情說愛,因為按照禮法,男女甚至不同路而行,更不要說***同勞作了,公開場合談情說愛更是無稽之談。而實際上衛國是在淫靡之音的熏陶下,男女禮法不嚴,縱情聲色,幽會於此地而已。“桑間濮上”不但不是當時這裏繁榮景象的具體寫照,而正是極大的諷刺與批判,同時警醒後人壹定要端正身姿、自尊自愛、以敬事人、以禮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