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影為頭
[拼音]
rèn yǐng wéi tóu
[釋義]
佛教語。指認虛作實。
[出處]
《景德傳燈錄·月輪禪師》:“所以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認影為頭豈非大錯?”
2、迷頭認影
[拼音]
mí tóu rèn yǐng
[釋義]
佛家語。形容非常糊塗。
[出處]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言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3、認賊為父
[拼音]
rèn zéi wéi fù
[釋義]
把仇敵當作父親。比喻甘心賣身投靠敵人。同“認賊作父”。
[出處]
蘇曼殊《遁跡記》:“先是余家既亡,悵悵無之。大盜更迫我儕,為供奔走。測彼居心,是畜獵犬之技。斯是認賊為父,自殘梵裔者,亦復不少。”
4、直認不諱
[拼音]
zhí rèn bù huì
[釋義]
直截了當承認,毫不回避隱瞞。
[出處]
中國近臺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馬子畦壹犯即現獲之黃福詭名,亦經質訊明確,直認不諱。”
5、認賊作子
[拼音]
rèn zéi zuò zǐ
[釋義]
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為真實。同“認賊為子”。
[出處]
明·徐復祚《壹文錢》第三出:“有壹等顛倒喪誌,投東覓西,失卻眼前至寶,這便是認賊作子。”
2. 認組四個字的詞語“繁、衍”不能組成成語,含“衍”的成語也很少,如下所示:
風影敷衍 指羅織罪名,捕風捉影,誣賴人。
敷衍了事 敷衍:做事不認真;了:完。指辦事馬馬虎虎,只求應付過去就算完事。
敷衍塞責 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魚龍曼衍 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後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很多(含貶義)。
螽斯衍慶 螽斯:昆蟲名,產卵極多;衍:延續;慶:喜慶。舊時用於祝頌子孫眾多。
侈麗閎衍 華麗繁富。多用以指文辭。
敷衍搪塞 做事馬馬虎虎應付壹下,塞責了事。
曼衍魚龍 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獸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戲節目。魚龍:古代百戲節目。古代演出的雜戲名。比喻事物的離奇變幻。亦作“魚龍曼衍”。
魚龍漫衍 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持制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後多比喻虛假多變,玩弄權術。漫,通“曼”。
鄒衍談天 比喻善辯。鄒,通“騶”。
3. 難認的四字成語[結構] 主謂式;用來躲避災難禍患、賓語。
[語出] 《戰國策·齊策四》;為自己多留後路;不能讀作“qū”:洞穴、定語。 [例句] 在舊社會;未得高枕而臥也:“狡兔有三窟。
多用在為防後患;請為君復鑿二窟;隱身的計劃周密。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今君在壹窟;不能寫作“蛟”狡兔三窟jiǎo tù sān kū [釋義] 窟。
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 [近義] 移花接木 掩人耳目 [反義] 甕中之鱉 坐以待斃 [用法] 用作貶義。”
[正音] 窟。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
[辨形] 狡;僅得其免死身。壹般作謂語;留有後路;以便面臨危險時有脫身的機會或藏身之處;官僚政客們常常八面玲瓏;正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