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比喻牢記在心上的成語

比喻牢記在心上的成語

比喻牢記在心上的成語有刻骨銘心,念念不忘,耿耿於懷,記憶猶新等

1.刻骨銘心介紹

刻骨銘心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kè gǔ míng xīn,意思是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難以忘卻。出自《上安州李長史書》。亦作“銘心刻骨”和“鐫心銘骨”。形容記憶深刻得讓人永遠也不能忘記。(多用於對別人的感激)

亦作“刻骨鏤心”。喻永誌不忘。多用於表達感激之情。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元·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萬萬人感恩知德,刻骨銘心。”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回:“萬望太尉慈憫,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銘心,誓圖死保。”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七回:“那郡侯聞言,急忙行禮道:‘孫老爺說那裏話,今此壹場,乃無量無邊之恩德……雖刻骨鏤心,難報萬壹’。”孫犁《秀露集·戲的夢》:“這些年來,我見到和聽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甚至刻骨鏤心的,是另壹種現實,另壹種生活。”

2.念念不忘介紹

念念不忘,漢語成語,拼音是niàn niàn bù wàng,意思是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出自《朱子全書·論語》。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指對某物的思念之情從不改變。《朱子全書·論語》:“言其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隋唐演義第八十五回:“玄宗因秦國夫人之死,益信公遠之言不謬,念念不忘,然已無可如何。”清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七回:“因其中有柳湘蓮,薛藩自上次會過壹次,已念念不忘。”清·無名氏《杜詩言誌》卷三:此吾所以感刻於心,而念念不忘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