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脫什麽而出成語

脫什麽而出成語

脫口而出

拼音:tuō kǒu ér chū

解釋:不經考慮,隨口說出。形容說話不慎重。也形容才思敏捷,可以對答如流。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八回:“雖然不至於通部滾瓜爛熟,大約壹部之中,至少亦有壹半看熟在肚裏,不然怎麽能夠脫口而出呢?”

示例:我曉得妳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麽話便~。 ★清·吳趼人《瞎編奇聞》第壹回

近義詞:信口開河、心直口快

反義詞:守口如瓶、壹言不發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加思索地說

脫穎而出

拼音:tuō yǐng ér chū

解釋:穎:尖子。錐尖透過布囊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示例:經過艱苦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於在全班~。

近義詞:嶄露頭角、鋒芒畢露

反義詞:深藏若虛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