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目混珠”這則成語是說魚的眼珠形狀很像珍珠,比喻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這則成語出自《韓詩外傳》:白骨類象,魚目混珠。
從前,有壹個叫滿意的人在壹個處於蠻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鋪子裏,用所有的錢買了壹顆大珍珠。回到家後,他把大珍珠放進壹個特意制作的大盒子裏,好好地收藏起來。只有在過年時,他才拿出來給壹些知己看。
滿意有個叫壽量的鄰居,家裏藏有壹顆祖傳的大珍珠,常想拿出來和滿意壹較高低。可祖宗有遺訓,“不可輕易示人”,只好作罷!
無巧不成書,兩人不久都得了壹種怪病,臥床不起。看了好多醫生,吃了好多藥,可病情仍不見好轉。壹日,街上來了壹個據說能治各種疑難雜癥的遊方郎中。兩家人分別將其請到家中,朗中看完病後,說此病需要以珍珠粉來合藥,才能徹底治愈。他留下壹個方子,便匆匆走了。
可是滿意怎麽也舍不得殘損那顆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的藥;而壽量則吃了用家傳珍珠粉合的藥。後來郎中得知滿意並未用珍珠粉,發現他的珍珠的確是稀世之寶。而郎中壹看壽量的珍珠就說:“這是海洋中壹種大魚的眼睛,以魚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妳的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