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飾有關的成語?

飾有關的成語?

Ⅰ 跟裝飾有關的成語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眾以為金碧熒煌;門面。’”

瑤臺銀闕

裝飾華麗的樓臺宮闕,光彩奪目:元·王子壹《誤入桃源》第二折:指外觀。同“金碧輝煌”,請宮僚觀之:“眾以為金碧熒煌:“兗王假山成裝點門面

裝點。”

畫梁雕棟

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搭桂蘭若。比喻只把外表裝飾得很漂亮:“止則有這兩件兒衣服,光彩奪目。

出處,緇徒雲集: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臣以為塗膏釁血,裝點著門面,裝點著門面、大鼎之間,光彩奪目:原指裱糊字畫:明·謝肇淛《滇略》卷四“點蒼,田錫上疏曰,郁巍巍畫梁雕棟。

出處:“光閃閃貝闕珠宮。”

金碧輝映

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同“金碧輝煌”。”

裝潢門面

裝潢。’開寶塔成。”

金碧熒煌

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門面,金碧輝映相若。

出處。

出處:“止則有這兩件兒衣服,臣以為塗膏釁血: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壹折。比喻只把外表裝飾得很漂亮:翠綠色。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壹折:‘此血山耳,寬綽綽羅幃繡成櫳,現也指裝飾物品使之美觀。

出處:指外觀。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裝飾齊臻臻碧瓦朱甍、雞足。”

金碧輝煌

碧,姚坦熟視曰

Ⅱ 和飾字有關的成語

和飾字有關抄的成語

解答襲

矜句飾字_成語解釋

拼音:jīn jù shì zì

釋義:謂句斟字酌,不茍且下筆。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彼以句字為辭,而不知古之所謂辭命辭章者,指其首尾結撰,而通謂之辭,非如今人之以矜句飾字為辭也。”

Ⅲ 帶有“飾”字的成語有哪些

拒諫飾非、文過飾非、緣鵠飾玉、矯情自飾、矯情飾詐、矜己自飾、矜句飾字、遊辭巧飾、飾非掩醜、矯心飾貌、逾侈長飾、舞文飾智、矜愚飾智、飾智矜愚、長傲飾非、修飾邊幅、飾垢掩疵、粉飾太平、飾怪裝奇、飾詞矯情、推誠不飾。

Ⅳ 關於飾品的成語

金釵鈿合來:金釵:婦女的首源飾;鈿合:裝珠寶的盒子。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定情信物。指華美的首飾。

臼頭花鈿:臼頭:長得象石臼壹樣的頭;花鈿:有金翠珠寶等制成的花開首飾。形容醜女濃妝。

捐金沈珠:捐:舍棄,將金子丟棄在山中,將珠寶擲於湖水中。形容不貪圖錢財,不奢求富貴。

口吐珠璣: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玉碎珠沈:美玉破碎,珠寶沈沒。比喻美女的死亡。

韞櫝藏珠:韞:蘊藏。櫝:木匣子。指珠寶藏在木匣裏,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韞匵藏珠:韞:藏;匵:木匣子。把珠寶藏在匣子裏,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珠沈玉沒:美玉破碎,珠寶沈沒。比喻美女的死亡。

珠沈玉碎:美玉破碎,珠寶沈沒。比喻美女的死亡。

珠宮貝闕: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Ⅳ 飾 相關的成語

拒諫飾非、

文過飾非、

矯情飾詐、

緣鵠飾玉、

舞文飾智、

矜愚飾智、

修飾邊幅、

飾智矜愚、

矜句飾字、

遊辭巧飾、

矯心飾貌、

矯情自飾、

推誠不飾、

長傲飾非、

矜己自飾、

飾怪裝奇、

逾侈長飾、

飾垢掩疵、

Ⅵ 飾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壹、飾的成語有如下:

1、文過飾非、拒諫飾非、矯情飾詐、緣鵠飾玉、舞文飾智、遊辭巧飾、矜愚飾智、修飾邊幅、矜句飾字、矯心飾貌、飾智矜愚、矜己自飾、推誠不飾、粉飾太平、飾非掩醜、長傲飾非、矯情自飾、飾垢掩疵、逾侈長飾、飾怪裝奇、飾詞矯情。

二、成語解釋

1、補過飾非

(1)解釋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2)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6卷。

2、拒諫飾非

(1)解釋 諫:勸告。拒絕別人的規勸,掩飾自己的錯誤。

(2)出自:《荀子·成相》。

3、粉飾太平

(1)解釋:粉飾:塗飾表面。把社會黑暗混亂的狀況掩飾成太平的景象。

(2)出自:《再上皇帝書》。

4、矜愚飾智

(1)解釋:裝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誇耀自己。

(2)出自: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 飾知(智)以驚愚。”

5、飾智矜愚

(1)解釋:裝作有智慧而在無知者面前誇耀。

(2)出自: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

6、文過飾非

(1)解釋: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2)出自:《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7、遊辭巧飾

(1)解釋:用沒有根據的話多方掩飾。

(2)出自:《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評》:“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8、長傲飾非

(1)解釋: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2)出自:清?陳確《答張考夫書》:“怙惡不悛,長傲飾非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9、矯情飾貌

(1)解釋:矯情:掩飾實情。掩飾實情,故作姿態。亦作“矯情飾行”。

(2)出自:《魏書·恩幸傳序》:“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蓋茍進之常也。”

10、矜己自飾

(1)解釋:矜:誇耀;自飾:自己頌揚。誇耀稱贊自己。

(2)出自:《後漢書·鄭興傳》:“囂矜己自飾,常以為西伯復作,乃與諸將議自立為王。”

11、飾非拒諫

(1)解釋: 飾:掩飾;非:錯誤;諫:直言規勸。拒絕勸告,掩飾錯誤。

(2)出自:《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12、飾非遂過

(1)解釋: 粉飾錯誤,養成過失。

(2)出自:《呂氏春秋·審應》:“公子食我之辯,適足以飾非遂過。”

13、飾非文過

(1)解釋: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2)出自:清·陳夢雷《絕交書》:“老年兄怙終迷復,羞於~。”

三、飾的基本解析

1、拼 音 :shì;

2、部 首 :饣;

3、筆 畫:8;

4、繁 體 :飾;

5、五 筆: QNTH;

6、釋義:裝點得好看;裝飾用的東西;裝扮,扮演角色;假托,遮掩;

7、引用:

(1)飾,刷也。——《說文》。按,字亦作拭。

(2)凡祭祀,飾其牛牲。——《周禮·地官·封人》

(3)運而有光者,飾也。——《大戴禮記·勸學》

(4)***粉飾之,如嫁女床席。——《史記·滑稽列傳》

(5)豹飾。——《禮記·玉藻》

(6)君子不以紺緅飾。——《論語》

8、相關組詞:裝飾、妝飾、掩飾、紋飾、飾物;

9、英文翻譯:decorate, ornament, adorn;

Ⅶ 與裝飾有關的成語

金壁輝煌

碉梁畫棟

蓬壁生輝

面目壹新

Ⅷ 帶飾字的成語有哪些

補過飾非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拒諫飾非 諫:勸告。拒絕別人的規勸,掩飾自己的錯誤

粉飾太平 粉飾:塗飾表面。把社會黑暗混亂的狀況掩飾成太平的景象。

矜愚飾智 裝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誇耀自己。

飾智矜愚 裝作有智慧而在無知者面前誇耀。

文過飾非 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遊辭巧飾 用沒有根據的話多方掩飾。

長傲飾非 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護過飾非 掩護錯誤、文飾過失。

矯情飾貌 矯情:掩飾實情。掩飾實情,故作姿態。亦作“矯情飾行”。

矜己自飾 矜:誇耀;自飾:自己頌揚。誇耀稱贊自己。

濃妝艷飾 見“濃妝艷飾”。

飾非拒諫 飾:掩飾;非:錯誤;諫:直言規勸。拒絕勸告,掩飾錯誤。

飾非遂過 粉飾錯誤,養成過失。

飾非文過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飾非掩過 同“飾非文過”。

飾非養過 見“飾非遂過”。

飾垢掩疵 粉飾掩蓋汙點和缺點。

飾怪裝奇 謂故為怪異。

飾情矯行 謂掩飾自己的真心本意,行為矯揉造作。

順過飾非 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

舞文飾智 謂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偽。

修飾邊幅 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儀表。修飾整個人的儀表。也比喻修飾表面,無關大局。

掩過飾非 猶言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

矯情飾行 〖解釋〗掩飾實情,故作姿態。同“矯情飾貌”。

矯情飾詐 〖解釋〗以虛假的現象偽裝欺騙別人。

Ⅸ 和飾有關的成語

矯情飾詐、

拒諫飾非、

緣鵠飾玉、

簠簋不飾、

文過飾非、

舞文飾智、

矜愚飾智、

護過飾非、

飾情矯行、

矜句飾字、

遊辭巧飾、

補過飾非、

飾非文過、

矯心飾貌、

推誠不飾、

長傲飾非、

飾智矜愚、

修飾邊幅、

Ⅹ 關於首飾的成語

拋磚引玉

我國與玉石有關的四十壹個成語典故

1.冰肌玉骨 肌指皮膚,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膚若冰雪,骨骼像玉石。典故的含義是形容純潔而美麗的女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鬥艷。出自《莊子?逍遙遊》

2.冰清玉潤 直意是指嶽父像冰那樣清潔,女婿像玉那樣溫潤。古文中也有將翁婿稱為“冰玉”的。出自《晉書?衛階傳》高濂《玉簪記?琴桃》

3.冰清玉潔 直意是指像冰那樣清明,像玉那樣純潔,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潔,也可以比喻官吏辦事清明公正。即“如冰之清,如玉之潔,潔而正威,和而不褻”。出自《魏書?廣陵王傳》

4.不吝金玉 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語中的“金玉”是指寶貴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請人指教時的客氣話,是歡迎批評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寶貴意見。出自《初刻拍案驚奇》

5.堆金積玉 金玉為細軟珍貴之物,壹般在匣箱中鎖起,如果堆放說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財富極多,也有的可能為顯富而為之,即“堆金積玉誇毫毅”出自李賀《昌谷集?嘲少年》詩

6.粉妝玉琢 直意為白粉裝飾的,白玉雕琢的。多形容雪景,也可形容小孩生活的白凈可愛。出自《紅樓夢》第壹回

7.懷璧其罪 其意身上藏有璧玉,因而成了罪過。轉意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嫉妒。即“匹夫無罪,懷璧兵罪”。出自《左傳?桓十年》

8.懷瑾握瑜 瑾瑜均為美玉別稱,直意是指衣裏懷著瑾,手裏拿著瑜。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即“懷瑾握瑜,窮不知所示”。出自《楚辭?九章?懷沙》

9.金科玉律 科律均指法律條文;原來是形容法律條文盡善盡美,現在多指不可改變的條規。出自陳子良《平城縣陳子幹誄》

10.金口玉言 古代稱皇帝講的話,後來有時泛指說話不能改變。

11.金石為開 金石指最堅硬的東西(最堅硬的石乃鉆石也),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能被感動,形容人的真誠所能產生的感動力,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

12.金題玉躞 金題是指僉字題簽,玉躞系縛卷軸用帶上的玉別,直意指精美的書畫或書籍的裝潢,也有泛指裝飾精美的禮品。出自《通雅?器用》

13.金相玉質 比喻文章的內容和形式都很完美。如,王逸的《離騷序》:所指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報,永不刊滅者矣”。出自王逸《離騷序》

14.金友玉昆 昆:兄弟。比喻壹門兄弟“才德俱美”,“昆玉”為兄弟的美稱。出自《十六國春秋?前涼錄?辛攀》

15.金玉良言 比喻非常寶貴的勸告。出自李嘉寶《官場現形記》11回

16.金玉滿堂 原來形容占有很多財富,黃金和美玉擺滿全屋.後來比喻人很有才能,學識豐富。出自,《老子》九章

17.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內裏卻是破棉絮,比喻虛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實質壞的人或事。出自劉基《誠意伯集?賣柑者言》

18.金枝玉葉 指出身皇族的後代、王孫公子或出身高貴的公子小姐。出自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了宗》

19.錦衣玉食 直意華麗的衣服,精美的食品.形容奢侈豪華的生活。出自《魏書?常景傳》

20.昆山片玉 昆侖山是產玉的.直意是昆侖山許多玉石中的壹塊,用以表示謙遜,雖然是美玉,但昆侖山玉中的壹片,有滄海壹粟之意,後來轉用比喻眾美中之傑出者。出自《晉書?隙冼傳》

21.蘭摧玉折 用蘭草、美玉折斷比喻賢人夭折,哀悼有才華的人早死,也有轉意“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22.藍田玉生 藍田是古代產玉的山名,比喻賢父生賢子。出自《三國誌?吳書?諸葛恪傳》

23.美如冠玉 古時人們將美玉綴在帽子上,原比喻陳平像帽子綴玉壹樣外表好看內裏空虛,後轉用以比喻男性的美貌。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

24.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作玉器被打碎,不作陶器得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犧牲,不願茍全性命。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

25.璞玉渾金 未經雕琢的玉為璞玉,未經冶煉的金為渾金。指天然美質沒有人的修飾。比喻人的品質淳樸,沒有受過壞的影響。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

26.拋磚引玉 直意拋出磚引回玉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淺的意見或文章,目的在於能引出別人的高見或佳作。出自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從穩禪師》

27.被褐懷玉 直意是身穿粗劣衣服卻懷抱美玉,比喻身懷絕技,不在人前顯露。出自《老子》七十章

28.完璧歸趙 璧是和氏璧,為戰國時趙國所有,秦昭王派人去謊稱以15城來換和氏璧,趙王不敢拒絕,但又怕受騙,只好派藺相如攜璧去見秦王,發現秦王的騙局後施巧計奪回和氏璧送回趙國。成語用於比喻把原物完整歸還本人。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9.亭亭玉立 亭亭指聳起的樣子,玉立比喻身長而美麗,形容女子身材碩長秀美或花木形體挺拔俊秀。出自沈復《浮生六記?閏名記樂》

30.壹片冰心在玉壺 形容淡泊名利不熱中於功名的品格。出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31.化幹戈為玉帛 幹戈指古兵器或打仗,玉帛指玉器和紡織品,是指會盟和好送的禮物,指沖突解決雙方和好,比喻變戰爭為和平。

32.珠圓玉潤 像珍珠那樣圓,像玉石那樣溫潤,形容歌聲或文字既委婉曲折,又自然流暢,即所謂“珠圓玉潤,四面玲瓏”。出自周濟《司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