殃及池魚。
殃及池魚,比喻無緣無故地遭受禍害。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馬有寶珠,抵罪出亡,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而求之,無得,魚死焉。此言禍福之相及也。”近義詞有池魚之殃,殃及池魚是貶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
殃及池魚的典故/故事:春秋時期,宋國的壹城門發生火災,火借著風勢越燒越旺,城裏的居民紛紛到護城河去取水滅火,大火被撲滅了,但護城河的河水也被舀幹了,河裏的魚再也沒法生存下去,全部被幹死。
殃及池魚的例句
1、他含沙射影地指責了壹些人,相信流言流語中,殃及池魚必難免。
2、他們經常吵架,鬧得我們四鄰不安,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3、妳責怪他我可以理解,但請不要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件事和我壹丁點關系都沒有。
4、基建壓縮雖與我們這壹行沒有直接關系,但自此之後,生意壹落千丈,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5、爸爸和媽媽吵架彼此傷害甚至殃及池魚,卻依然奮不顧身的繼續著爭吵著,我只好在角落裏默默做著作業不出聲。
6、負面攻擊開始擴散到壹般傳媒、智囊機構、民調組織和學術機構,殃及池魚,做成無妄之災。開放社會的基礎建制受到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