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弓蛇影…這個成語的來歷是什麽
杯弓蛇影,是漢語中的壹個成語,也是壹個典故,說的是壹個人到別人家作客,主人賜給壹杯酒,對面的墻壁上掛著壹個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壹條蛇,客人喝下酒後因心理原因感到難受,經主人解釋才明白過來。現用此成語諷刺那些疑神疑鬼的人。 典故:漢應劭《風俗通義·怪神》 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薄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亦弩,照於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贏露(衰敗、瘦弱),攻治萬端,不為愈。後郴因事過到宣家,窺視問其故,雲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聽(廳)事,思惟良久,顧見懸駑,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隨從護衛之卒)侍徐輦載宣於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駑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懌,由是廖(chou 病愈)平。 這個典故意思是說,客人見杯中弓影,以為是蛇在酒中,勉強喝下。即疑慮而生病,明白真相後,疑慮消失,沈屙頓愈,後遂用杯弓蛇影或弓影杯蛇,指因錯覺而產生疑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憂,清人黃遵憲《感事》詩:“金玦龐涼含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趙翼《七十自述》詩:“水中見蟹猶生怒,杯底適蛇得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