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釋義] 悚然:害怕的樣子。
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驚魂未定 [jīng hún wèi dìng] [釋義] 指受驚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出處] 宋·蘇軾《謝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 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釋義] 惶:恐懼。
內心害怕,十分不安。心驚肉跳 [xīn jīng ròu tiào] [釋義] 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
膽戰心驚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釋義]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
2.跟後怕相近的詞語和成語心有余悸
xīn yǒu yú jì
[釋義] 指可怕的事情雖已過去;心裏還感到害怕。悸:因為害怕而心跳。
[語出]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余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壹半;莊稼全毀了……。’”
[辨形] 悸;不能寫作“忌”。
[近義] 驚弓之鳥 談虎色變
[反義] 泰然自若 神色不驚
[用法] 用作貶義。多表示事後害怕的壹種心理。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3.描寫人驚訝的詞語擔驚忍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擔驚受恐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耽驚受怕擔受驚嚇.
躭驚受怕猶言擔受驚嚇.
大驚小怪形容對沒有什麽了不起的的事情過分驚訝.
瞪目哆口睜大眼睛,張開嘴巴.形容驚呆的樣子.
瞪目結舌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動魄驚心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呆若木雞呆:傻,發楞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壹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楞的樣子.
呆如木雞呆得象木頭雞壹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楞的樣子.
動人心魄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體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動或令人震驚.
呆似木雞呆得象木頭雞壹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楞的樣子.
洞心駭耳形容使人震驚.
動心駭目駭目:使人看了感到驚駭.看了使人感到心動驚駭.形容感受很深,震動非常大.
洞心駭目形容使人驚異.
大吃壹驚,驚恐萬狀,受寵若驚,魂飛魄散,
目瞪口呆 瞠目結舌 大驚小怪 匪夷所思 莫名其妙 不可思議
4.描寫壞事的詞語暗室欺心:在黑暗的屋子裏昧著良心做壞事。指偷偷地做壞事。
拔本塞原:①比喻背棄根本。②鏟除事物發生的根源。多用於壞事。亦作“拔本塞源”。
拔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幫狗吃食:比喻幫壞人作壞事。同“幫虎吃食”。
幫虎吃食: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褒善貶惡:褒:贊揚;貶:批評。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