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語: 巍然屹立
拼音: wēi rán yì lì
解釋: 巍然:極高的樣子;屹立:山勢直立高聳。比喻象高山壹樣直立地上,不可動搖。
出處: 清·梁啟超《新民說》第三節:“吾國夙巍然屹立於大東,環列皆小蠻夷,與他方大國,未壹交通,故我民常視其國為天下。”
舉例造句: 在天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壹坐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
2、成語: 巍然聳立
拼音: wēi rán sǒng lì
解釋: 巍然:高大雄偉的樣子。比喻像高山壹樣聳立,不可動搖。
出處: 孫世愷《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在天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壹坐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
舉例造句: 他的高大形象巍然聳立在藍天白雲之間
3、成語: 高聳入雲
拼音: gāo sǒng rù yún
解釋: 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雲端。形容建築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處: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舉例造句:?高聳入雲的世貿大廈已經在911中消失了。
4、成語: 鱗次櫛比
拼音: lín cì zhì bǐ
解釋: 櫛:梳篦的總稱。象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出處: 《詩經·周頌·良耜》:“獲之挃挃。積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南朝宋·鮑照《詠史》詩:“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
舉例造句: 東關外羊毛衖左右,閩粵遊民群聚於此,賭館煙舍,鱗次櫛比。?
5、成語: 重巒疊嶂
拼音: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解釋: 巒:連綿的山。山峰壹個連著壹個,連綿不斷。
出處: 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
舉例造句: 仲武登陴死守,日宿於戍樓,夜尚燒燭為友人畫重巒疊嶂,筆墨安祥,意氣生動,識者服其膽略。